陳毅軒知道自己媳婦兒喜歡吃紅棗。紅棗美容養顏補血補氣,是一味藥,能賣上錢,陳毅軒就又在屋子後面多種了五棵。
院子的大門裡頭兩邊,也各種了一棵棗樹。
本來院子裡頭的土,都被陳毅軒耕了,一直都用來當菜地的。
如今菜地里這一排排的菜,綠油油的,還長勢喜人。
今年跟往年一樣,種了不少的芥菜。還種了冬瓜和白菜蘿蔔。
如今這些菜都在這個季節熟了。
芥菜和蘿蔔,還有一部分白菜,專門用來做醃菜。
冬瓜可以熬煮了,天天跟高粱米煮成熟飯吃。
而且,老冬瓜還能做冬瓜糖。
冬瓜糖是陳飛燕這段時間用自己的人生模擬器,模擬出來的好東西。
然而,做冬瓜糖需要大量的白糖。
在古代農村,紅糖水都是稀罕物。白糖更加了不得。皇宮裡的皇帝都不一定能吃上晶瑩剔透的白糖呢。更不用說底層的農民了。
所以,陳飛燕哪怕現在已經得到了怎麼做冬瓜糖的配方,可她家現在沒有那條件,把冬瓜糖做出來。
陳飛燕已經打聽過,整個縣城就只有那麼兩家點心鋪子。
而且那兩家點心鋪子,都是他們一代傳一代,傳了很多代的鋪面。
那兩家鋪子也就賣七八樣點心。
就比如冰糖葫蘆、綠豆糕、雲片糕、豌豆黃、驢打滾、還有一個叫雞蛋散子的玩意兒。
陳飛燕沒去瞧過,也沒親口吃過,她不知道那些點心是什麼味道的。但是她能夠想像得出來,那些放了糖的點心費工又費料,一般的人家捨不得花錢買。
所以,她哪怕辛辛苦苦把冬瓜糖做出來了,她也不一定能夠賣得出去。
古代的交通閉塞,經濟也閉塞。
各個地方的特產,相互之間的流通性,沒有現代社會的那麼強。
底層的農民掙錢不容易,花錢也特別的吝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代表著經濟市場特別的狹小。
想要做生意發大財,除非跟夢裡頭的薛家一樣,做個皇商。
那樣有人有關係了,才能發大財。
……
陳飛燕最近琢磨好久,就覺得自家還是得在農業上深挖。
還是得搞養殖搞種樹。
自家茅草屋頂上可以種蘑菇,自家房檐下都栽種韭菜香蔥和生薑。
自己還要大量的做醃菜去賣。
自家人還是得天天去河邊下草籠子捕魚捕蝦。然後把它們都做成烤魚拿出去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