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上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下至各個州的知府和同知,皆出席此次慶功宴。
臘月十五的這一日夜裡,都指揮使司正堂燈火通明,主位上還空著,堂下兩側卻已經坐滿了人,左邊是以都指揮使楊榭為首的北境十幾名地方官,右邊是燕梧鐵騎中有軍階的十幾名武官。
過了片刻,門口傳來一聲「陛下到——」,所有人長跪,面朝門口平掌相疊,行揖高呼:「臣等恭請陛下聖安。」
段明燭身著魚鱗玄甲,鞓帶懸一把長劍,未戴頭盔,髮髻以鎏銀冠高束。待他走進宴席後坐到主位上,望了眼台下眾人,抬了抬手示意。
「諸位免禮。」
「謝陛下——」
所有官員重新坐回原位,段明燭審視了一番台下眾人。左側皆為北境十三州的大小官員,為首者是負責這次宴席的都指揮使楊榭,他的後面依次是北境的布政使、按察使、學政官,再往後便是北境十三州的各地知府。
在坐席最靠末尾的地方,有一人身著暗紅色圓領右衽四品公服,正低眉斂目地坐在坐席上,十分低調的模樣,似乎不願意被他人注意到。
可是段明燭微微眯眸,遠遠地望了過去,偏是將那人的模樣盡收眼底。
三年未見,沈扶依舊是如同往日那般不染塵埃,只是他那高挑的身形相較三年前,分明是瘦了很多。
段明燭不動聲色地收回視線,淡淡道:「此次北涼軍進犯,百姓人心惶惶,諸位力抗強敵,大家都辛苦了。」
台下眾人心知肚明,寧州被攻破後,戰亂叢生,百姓們流移失所,寧州知府殉職,從上到下的北境官員頗為束手無策。力抗強敵的是陛下統領的坐在右側的這些燕梧鐵騎,跟坐在左側的北境官員們關係不大。
坐在首位的都指揮使楊榭頗為汗顏,行了一禮後,舉杯恭恭敬敬地道:「臣實在慚愧,未能護好一方百姓。仰賴陛下親臨北境,方能大獲全勝。微臣斗膽,願敬陛下一杯。」
段明燭拿起杯盞,遙遙相敬,將杯中的酒幹了。
「今年北境十三州受災嚴重,北涼軍有備而來,不能對抗強敵,也非你等之錯。」
「謝陛下體諒。」
「流年不利,又逢戰亂,十三州災民眾多。至於該如何應對,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
「這……」
楊榭是武官,他聽到這話,不由自主地望向坐在他身後的北境布政使。後者正欲答話,高位上的段明燭卻突然又道:「朕聽聞,雲州今年受災尤其嚴重。但是雲州知府沈扶一應舉措,治理得當。沈卿,你便先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