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幾方爭論不休,還是趙林拍板,諡號選承平,代表平平無奇,無功無過。皇陵不再修建,直接用他爹的,省得浪費國庫銀錢,那可都是她「辛辛苦苦」賺來的。
父子兩任帝王共用一個皇陵,也是前無古人。
對此等大逆不道的做法,朝臣連連認同,甚至挑著角度可勁地誇讚,「陛下節儉,乃萬民之福分啊。」
除這兩件事,趙林沒再發表意見,其他都按朝臣商議的結果辦。
臨近朝會結束,眾臣期待地望向秋月,等她說出那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看大家歸心似箭,趙林也不拖延,讓秋月宣布退朝,不過退朝前她扔了個重磅炸彈,起碼在朝臣看來絕對是重磅級別。
「來年春天朕要開恩科,科舉和武舉一起召開,男女不論。李太師,莫要阻攔李施寒,朕很中意她。楊將軍,你的女兒很有能力,朕會放她出宮。」
「眾位愛卿回去後且仔細想想,明□□會,我希望能看到章程。」
說完就走,趙林沒做任何停留,朝臣等陛下離開後也陸續退出太極殿。
當距離足夠遠,周圍沒再看見往來巡邏的侍衛,所有朝臣立刻分成文武兩派。文臣將李太師團團圍住,武將把楊武淵重重包圍。
「太師,您說陛下是什麼意思,女子怎能科舉?」
「將軍,陛下的想法未免過於荒謬,女子武舉,萬一被打死怎麼辦?」
對此李太師的回答是,「我李家現在只有施寒一個孩子,她能科舉,能為自己和李家努力掙出一條出路,我沒有異議,只會全力支持。」
「諸位若是覺得不妥,今日回去後可以仔細想想,等明日早朝再同陛下認真商議,陛下心胸寬廣,仁心仁義,應當會聽取大家意見,取眾家之長。」
楊武淵沒太師那麼文縐縐,話也說得更加直率,「武舉開辦數十年,從來就沒有打死人的說法,就是打殘都少有,要是真有人被打死,那就是對方蓄意謀殺。」
「陛下既開武舉,就不會不管,你們真有膽子就派人試試,看最後誰死得快。」
「還有一點你們可別忘記,咱們陛下也是女子,武功是何水平想必大家都清楚。當年京都被圍困,可是陛下一人帶兵突圍,殺穿敵軍,為咱們殺出條康莊大道。」
文臣武將們被話堵得吶吶不言,楊武淵和李太師無心再理會他們,隔空相望,微笑著點頭示意,而後大步往前走。
他們膝下只有一女(一孫),陛下敢在眾人面前說那樣的話,就是要保她日後前程,只要她自己不出錯,又能在考試中上榜,未來絕對能在朝堂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什么女子男子,都是人,只要能在這世上站穩腳跟,掌握主動權,那就比什麼都強。
何況這次科舉和武舉的事宜,陛下是直接告知他們結果,她就要男女共同參加,不是詢問他們的意見,而是讓他們想辦法把這個決策落實。
英明的君主從不被臣子左右,只有平庸又壓不住朝臣的君主,才會被臣子掣肘。
現在的陛下,別看殺人不眨眼,但行動果斷,遇事穩健,一夜間反敗為勝,還讓眾朝臣無話可說,這是何等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