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於「種質庫」的建築總面積大概在3800平方米左右,由數個分區共同組成。大方向上總劃分了研究檢測區、入庫前處理區、操作消菌區、貯藏區以及處理部,除此之外又有更多的細分。
此行第一目的地當然就是目前所在貯藏區內的長期儲藏低溫保持庫。當地保存的所有種子,百分之八十都在這裡。
但不代表這裡只有種子,儲藏區本身是個大範圍區,不但建有長期貯藏庫,還有低溫處理室、種質除菌處理室等等。那些儀器和實驗報告甚至數據總結同樣非常「貴重」。即便塌到有些狼藉了,那也是科技結晶、是能夠進行反推參考的完成破損品,仍舊具備價值,得帶回去才行。
把儲藏區全「收」過一遍後也不代表工作結束。相對來說,種質庫這種更偏向於實際農業科研的單位要比辦公單位「性價比」更高一些。
——比如說所謂的糧食局中壓根沒有糧倉,只有一間間的辦公室。所謂的銀.行里也沒有人想像中那麼多錢,都在印鈔廠和金庫那兒呢。
而種質庫里卻真有實打實的東西,不管是科研器材還是整理報告,「乾貨」更多,套路更少。
這也代表了小雲老闆「開盲盒」的大業重新開始,因為誰也不知道哪裡會有能用得上的好東西。
比起在儲藏區翻找種子,於整座種質庫建築大搜查的過程要更輕鬆且沒有那麼枯燥乏味。更何況幾乎每走到一處地方,只要沒被損壞徹底,都能找到點疑似可用的東西。
越走雲棲梔越覺得這裡大概是真的被世界意識草草放過了,不但有電子產品保持著大半完整,甚至還有一些紙張文書資料得以倖存。
即便很多都破損得有些不成樣了,但還能大致分辨出其中部分字跡。讓雲棲梔想都沒想就收進了《星星谷》里,生怕有點錯漏出現,讓這些脆弱的紙片「灰飛煙滅」。
不過畢竟不是太需要動腦子的事情,雲棲梔一邊奔波輾轉,一邊還稍有些跑神。來之前她查閱過離線資料,根據種質庫里員工的自我調侃: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出外勤」,要麼是在找種子、要麼就是在到處找種子的路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