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判決結果下來,被告方蘇琴勝訴。
對方不服,很快提起上訴。
這次,他們沒有把重點全都放在法庭上,而是在庭外尋找操作空間。
竹箱的廣告一直以來都走的是溫馨、家庭、環境保護路線。
原告方就從西方社會最熱愛的人權下手,他們在報紙上刊登了一些照片,工廠里都是面黃肌瘦、tຊ骨瘦如柴的華人工人,有些人看上去年紀非常小。
一眼望過去,這就是個標準的喪心病狂血汗工廠。
一般闢謠的手段是自證公司沒有這麼幹,不過這種自證毫無意義,不會有人相信。
就算播出工人實際工作情況、播出採訪工人的視頻,也可以說這都是擺拍。
或者是證明材料是假的。
公司負責數據和信息搜索的員工發現了這條新聞,並予以反擊。
他們發現在那些照片裡,甚至出現了前腦袋刮光光,後腦垂著辮子的男人。
追溯源頭,這個照片是一張很老舊的照片,舊到二十世紀初,大清還沒咽氣咽乾淨的時候,華工在美國工廠里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是當時的一家工廠用來炫耀自家的科學管理手段,可以讓野蠻不開化的中國工人都能成為好用又便宜工人。
查到消息的同事向路菲菲請示:「直接發到國外媒體上闢謠嗎?」
路菲菲問道:「如果你先看了謠言,再看到這個闢謠,你會有什麼想法?」
「知道有這麼一件事了。」
路菲菲又問:「你會積極的到處跟你的朋友們說,隨時隨地拿出來討論嗎?」
這種事情,有什麼好說的,不就是一個「哦,這樣啊」。
路菲菲直接下指示:「想辦法找到有趣的切入點。」
有趣的切入點,如果搞不動政治醜聞的話,那就只有經久不衰的「拳頭」和「枕頭」了。
「拳頭」,也就是暴力,視覺衝擊比較重要。
如果只有文字描述,那麼最好用的就是「枕頭」,也就是男男女女那些事,大家都愛看,特別是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