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微臣與其他宰相都上書勸誡過可太子卻絲毫聽不進反而跟趙道生越搞越過分。
因此微臣今天思慮再三才把此事稟告天后,希望天后能勸太子迷途知返。」
我還當這其中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原由讓你出賣太子原來就是太子年輕氣盛,不懂為人處事的圓滑得罪你們了。
你們這群宰相呀,說的多麼大義凜然,其實就是一群唯利是圖,小肚雞腸之人,不過這樣也好,若不是有今日這麼一出本宮,還不知道從何下手呢。
太子呀,你可怪不了你母后我呀,要怪也只能怪你得罪了這麼一群人,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你並不是技不如人,敗在母后手裡,而是敗在他們這一群拖後腿之人手裡。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不只是太子,沒有想到連媚娘這個始作俑者都沒有想到事情是這樣子的。
媚娘跟裴岩又說了幾句裴岩,也就行禮告退了,接著媚娘也就起了身,摸了摸自己的頭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裙,發現並沒有什麼不妥了,就立刻去見了李治。
見了李治和平時一樣恭敬的行了禮接著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剛得知的事情告訴了李治。
李治聽媚娘所說的有點驚訝,但是並沒有往心裡去畢竟大唐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
可媚娘好不容易抓到了這麼一個把柄,怎麼可能輕易的放棄,經過媚娘好一會兒的三寸之舌終於讓李治動了天底下任何一個父親都有的心思,那就是自己的兒子已經夠優秀了。
但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更優秀,處於這種心理之下,李治終於同意了媚娘去查一查此事,也算是給自己兒子敲一個警鐘。
媚娘有了這話沒有絲毫耽擱的把大理寺宣了過來,讓大理寺好好審審這個案子,希望省出一點有用的東西。
大理寺的官員聽到媚娘這麼說了,也沒有絲毫耽擱的,把趙道生抓了起來,希望趙媚娘所說的省出一點有用的,給媚娘一個交代。
但誰知大理寺的官員還沒有怎麼審,趙道生那個軟骨頭就說了兩個月前殺那個道士的人是他,而他之所以刺殺那個道士,那是太子要他這麼做的。
媚娘得知這個消息那真是高興不已,這可真真是算得上意外之喜,原本媚娘想著這個案子那弄的再大也只是一個風化案讓太子的面子蕩然無存。
誰知道峰迴路轉,太子身邊的男寵竟然招任當初那個道士是他殺的,並且是奉了太子的命令一下子風化案變成了殺人案媚娘見此自然沒有放過之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