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氣得不行,別人能免費吃,偏偏自己做了蠢事,丟了三份白吃的飯,巴巴來京都掏錢買。
“你們在家裡呆著,我去廠里打飯吃,大不了咱們少吃點,哪裡真能掏錢買吃的,讓人笑話?”
家裡算上林瑾有三個人能打飯,還養不了六個人?
過一兩天,申請表批下來,他們也能去廠里食堂打飯了!
領導給食堂劃分了不小的倉庫,朱芸對每一類食材做了詳細地規劃。
採購每天拉來的食材先入庫,像是不耐放的肉、魚、蝦、新鮮蔬菜,則取出原來的七成送到各食堂,剩餘的量進行粗加工,或做成醬菜,或晾曬成干,也能烘烤成小零食等方便儲存。
而對於能儲存一段時間的米麵油五穀雜、雞蛋、水果等,則從最開始的一批中往外撥,消耗不掉又達到半個保質期的,則被採購拉去各個廠子,置換成保質期長的硬通貨,像是餅乾、奶粉、麥乳精、糖果、果脯等。
就是這些每半年也要置換一波,保證倉庫里食物的新鮮和充裕。自然她跟褚申宇也會對自家地窖里的糧食,進行及時地更新換代。
只要規劃好,大傢伙的工作就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以最適合的方式響應組織,又可以掐滅一切不利的苗頭。
而且機械廠在食材方面也不是一味地消耗,他們有著一片從原單位繼承過來面積不小的農場,因著廠里有農機,又開墾了些田地,除了給一成家屬們創造了工作的機會,也有能力養活兩成職工,是對組織糧食配額的一個重要補充!
今年新下來的糧食,也被拉到倉庫里儲放。
朱芸現在養成習慣,早晚都要來倉庫溜一圈,瞧著豐富多樣的糧食,陶醉會兒,才意猶未盡卻心滿意足地回去工作學習。
褚父身為京都第一中學的校長,擔負的責任重大,學校里也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師生,因為吃得過多被送往醫院的。
知曉兒媳婦一系列有效措施,他徵求了機械廠領導的意見,特意帶著自己學校食堂大廚,幾個兄弟單位的大廚們,一起來參觀學習,更是將精髓學了大半,回去也雷厲風行地實施開來。
一股遏制暴飲暴食、不必要浪費的正氣之風從京都刮開。
朱芸現在覺得自己真過上了豬一般養膘的生活,去倉庫浪一圈,背著手裝模做樣給徒弟們挑挑毛病,再提筆寫幾個菜譜,沒事啃啃書,坐等徒弟們給自己和男人打飯,晚上躺著等小鮮肉伺候。
神仙也換不來的舒坦日子,是以她覺得自己蹭蹭漲肉,秋老虎正盛,自己的膘已經起來,都快穿不下之前做得長袖裙。
她努力吸著肚子,將拉鏈給費力地拉上去,站在衣櫥鑲嵌的全身鏡前,臭美地左瞧右看,變了倆鬆散的蜈蚣辮,戴上婆婆托人捎來的大沿氈帽,真是個大美妞!
自我欣賞一番,她繼續挺胸收腹,腳步輕快地往男人跟前轉悠。
褚申宇最近正在參加籌備一個新農機項目,一桌子的圖紙畫稿,人鼻樑上也加上了銀框眼鏡,穿著白色襯衣黑色直筒褲,那襯衣扣子規規矩矩繫到頭,端的是斯文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