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和仁勇也才十六七歲,還未到弱冠之年。」
「以後,吃的用的,每人一份。」
「以前長生在世的時候,經常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我覺得挺有道理。」
「娘,你說呢?」
李桃花平日裡說話風風火火,像這種文縐縐的語氣,顧瑾還是第一次見。
不患寡而患不均!
李母一時沒有明白什麼意思。
李大海仔細琢磨,開口道:「桃花說的對,我們做大人的對待孩子,不能因為孩子的能力,有失偏頗。」
「以後在飯桌上面可不要再夾菜了。」
「他們都有手,自己會夾。」
李母哪敢不應,她都不知道自己剛剛的行為會引起這麼多問題。
李忠義和李仁勇其實之前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好玩。
聽到李桃花的話後,兩人四目相對,心思各異。
顧秀小,什麼都不懂,這時正啃著那塊紅燒肉。
至於顧瑾,她其實聽到李桃花那句話時,心裡是非常驚訝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篇》
下一句是,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句話實際上是反映出孔子的反戰思想。
後來,引申到各個領域。
之前爹爹說起時,顧瑾就驚訝過。
她想不到在這個世界,居然也能聽到孔子的論語,很離譜。
她也想不到娘親雖然沒有正兒八經識字,但卻將這句話記在心中。
不過,李桃花的提醒,確實很正確。
多胎家庭的教育本來就很複雜,但如果能做到「均」,那麼長大後,那些兄弟姐妹起碼不會因為父母一碗水沒有端平而導致心生怨懟。
眾人吃過晚飯,聚在一起說話。
顧瑾從懷中掏出一個荷包。
美滋滋的將裡面的銀票拿出。
「大舅,小舅,分錢啦。」
李忠義和李仁勇聽到後連連擺手。
「一家人,分什麼錢?」
顧瑾笑著:「剛剛娘才說的,你們就不記得了嗎?」
「我們一起押鏢,就是一起付出了勞動,得到的錢財肯定要公平分配。」
「這樣生意才做的長久。」
「再說,我以後肯定還有更多賺錢的法子,如果你們參與進來,總是付出卻沒有回報,就算是一家人也說不過去呀。」
「親兄弟還明算帳呢。」
李忠義看了看李仁勇,兩人點了點頭,同意了。
這一次押鏢和反殺總共賺了五百零六兩。
分成四份,每份一百二十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