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可得好好奚落一番,煞煞她的威風。
顧瑾不知道有人想看她出洋相,此刻她坐在桌旁,計算著各種搞到糧食的渠道。
但她無論怎麼算,城門口那一關,怎麼也過不去。
顧瑾有些心煩意亂。
她拿出輿圖,仔細查找。
從香河縣出來後,有兩條官道通往京城。
其中一條官道,經過亳縣後到漢口可以坐船去江陵。
到了江陵,離京城就不遠了。
另外一條官道,就是之前她想走的那條路,這條路距離京城整整一千二百多里。
「要不,改道坐船去?」顧瑾自言自語。
不行。
還是不行。
坐船,風險太大。
周國的小商船,性能不穩定,如果遇到風浪,肯定會沉船。
記得去年逃荒,就有災民出了災區後,繞道走的水路。
但,活著到達瀾州的,顧瑾沒有遇到一個!
還有另外一種大商船。
但它船票非常昂貴,眾人買了船票後,資產只怕所剩無幾。
沒有錢,到了京城,寸步難行。
那,如果不走水路,也可以沿著漢口,走旱路去京城。
只是,這條路要比另外一條路多出六百里。
遠是遠了些,但這條路上的城池,都建立在平原上。
平原,又有河水灌溉,就意味著糧食富足。
他們在農戶手中買糧,應該會容易些。
顧瑾拿不定主意,這時李桃花見閨女愁眉不展,抱著顧安坐在一旁。
「想什麼呢?」
顧瑾指著輿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李桃花好奇問:「亳縣以什麼為營生?」
在周國,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產業支柱。
瀾城是玉石,香河縣是胭脂水粉,臨江城是糧食等等……
李桃花的話,提醒了顧瑾。
她穿上鞋子,興沖沖朝外跑去:「娘,我出去打探消息,等會就回來。」
「叫上兩個舅舅。」李桃花趕緊叮囑。
顧瑾沒有回頭,只揮揮手:「知道啦,娘。」
客棧的房子都是木頭結構。
一點都不隔音。
這邊李桃花的喊聲,那邊李忠義他們就聽到了。
不等顧瑾過來找,兩人已經穿好鞋子在走廊上等著。
聽到說是打探消息,李仁勇提議去茶館。
以前在李家村,他隔壁家是個獸醫。
他家裡比較富裕,每三月都會去城裡的茶館喝一次茶。
喝茶時聽到的各種小道消息,回來能吹噓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