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他接了一個送信的活計,返程的路上,在臨近李子山的山坳處見到了一具死屍。
也不算死屍,還有口氣。
譚大見財起意,拿了人家包袱,想著自己從來沒有穿過綢緞的裘衣,按捺不住貪心也扒拉了下來。
想不到就惹出了這一樁禍事。
顧瑾躲在外面,在聽到那人的回話後,立刻從竹筐里偷偷拿出一錠銀子,從旁返回客棧,怕惹人注意,她從暗處的窗戶翻進去的。
只一小會,她就找到了那人所說的包袱,臨走時,將那一錠銀子,塞到枕頭底下。
正要離開,樓面又開始震動。
顧瑾心道不好,急急從原路返回。
外面的空地上又有不少人在驚慌大喊。
「地龍又翻身了!」
「地龍又翻身了!」
「完了,完了,這次比震感比之前的更強,我的錢都還在房間裡啊。」
洞虛派的眾弟子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災難,也都嚇得抱成一團。
康寶兒蹲在地上,用手抱著頭。
他用肩膀碰了碰和自己蹲一起宋清琅:「師兄,不是說大旱之後才有大震嗎?打探消息的時候,也沒有聽說陽月州最近幾年發生旱災啊。」
宋清琅搖搖頭:「我也聽到過這種說法,也許不是陽月州地動,是其它地方引發的。」
這時,顧瑾正好溜回來,聽到了康寶兒的話。
大旱後必有大震。
在上輩子,最早提及這句話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左丘明撰寫的《國語》。
其中記載周幽王上任不久,西周三條著名的河流,涇水、渭水、洛水,水位突然大幅下降,導致河床乾涸。
當時的太史伯陽父察覺異常,說大旱之後必有大震,乃不祥之兆。
幽王二年,岐山果然發生大地震。
那次地震是歷史上首次記載的六級以上大地震,民眾損失慘重。
但這句話,支持的論點太少
後來,直到七十年代,著名地質學家耿慶國先生開始研究旱震。
在經過多項數據統計分析後,耿慶國先生發現,六級以上的地震,震中心在前一年到三年間都遭過大旱。
且旱區範圍越大,乾旱時間越長,發生的地震震級就越高。
根據他的研究,耿慶國先生預報了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
他認為地震爆發時間雖然短,但醞釀的過程其實很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