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到房間,冷靜下來後驀然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失偏頗。
想當初為加入李家,她們謹小慎微,可真正生活在一起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卻漸漸習慣了對方的好,也漸漸將對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如果李家人真的排外,就不會帶她們進地下城,之所以心裡不舒服,不過是當時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卻將對方的付出視若無睹。
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性。
而酒色財氣,功名利祿,生老病死,每遇到其中的一個節點,也會讓人的心性發生變化。
至於那些敏銳又智慧的人,他們能從一句話,一首詩,或者他人的告誡得到感悟,從而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而改變以後的人生。
人是會變的。
人是多變的!
正因為如此,初心不變才難得。
江碧玉和白素素驚覺到自身的變化後,有懊惱也有警醒。
懊惱好日子過久了,被歲月抹去了該有的警惕。
警覺到人與人相處久了,慢慢地會不自覺計較長短,只顧自己得失。
兩人本就是聰明人,念頭轉過來後,只覺得後怕不已。
顧瑾表示理解。
正是關係親密,很多朋友和夫妻才會更在意對方的態度,而後因為種種雙方互生嫌隙越走越遠甚至反目成仇。
因為自私,是人類伴生的一種品質。
在某些情況下,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維護自己的利益,無關其他。
江碧玉和白素素覺得李家人沒有將她們看成一個團體,從本質上來講是感受到生存受到威脅。
當人在面臨危險時,會向親近的人滋生抱怨,責備等情緒,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力和愧疚的心理以此達到最終想要的結果。
但這種刻在基因里的習性,可以通過意識的分析和決策做出正確判斷。
像這種伴生的品質,還有其它。
貪,嗔,痴,慢,疑。①
它們的品性,也都在影響著人類的每一個念頭。
順從它們,是生物的本能,是「本我」。
但當一個人的思想達到一定高度時,便能時時刻刻察覺到自己心中升起的是正念還是邪念,然後去掌控它,超越它。
只有正視自己內心,做到「超我」,才算真正掌控住自己的生命。②
人無完人,每個人的念頭仿若流星,一秒閃過三千光。
那些念頭,有好有壞,君子論跡不論心,江碧玉和白素素能這麼快反應過來,顧瑾很欣慰。
只是,她們的問題解決了,木三娘是個難題。
這兩日,她日日以淚洗面,江碧玉是勸也勸不動,陪著一起唉聲嘆氣。
顧瑾見實在瞞不過,只能將江川留下的最後一封信交給她。
木三娘其實早就覺得不對勁,但她一直在欺騙自己,只要還能收到兒子的信件,那兒子就還活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