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卿如對於敬業的演員一向是很有好感的,是以對於周元問的那些問題,都是有問必答,而且還算認真。
「哭戲的話,周老師可能遇到得比較少,我記得當前這部戲裡只有四次,兩次是知道女兒被害之後的情緒失控,這兩場戲我記得周老師你演得已經很好了,還有就是女兒出嫁和一次祭奠亡妻。」
「那種正常情緒的哭還是比較好表現的。有些比較難做到的哭戲,比如喜極而泣或者悲喜交織,就需要更多的技巧了。」
從表演層次上來看,單純的哭是最容易的。
比如因為難受、傷心、受委屈等理由而哭,這個時候只需要準確表達出一個情緒點就好。
像悲喜交織,則是人物內心的矛盾,兩種情緒交雜且通過演員的表情微妙變化而體現,表現得用力過猛,則會顯得出戲,比如有些演員演哭戲只會瞪眼,播出之後引來眾多網友嘲笑、觀眾辣眼睛。
但是,用力如果過輕,表達得不夠明顯,又會被詬病不入戲、面癱臉、缺乏表現力等等。
關鍵在於精準。
而這個表達是否精準,在不同審美能力的觀眾面前,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
林卿如自己當時訓練時候用的方法就是對著鏡子練習表情。
當然,也不是完全漫無目的的練習表情,而是有一定的參照模板的。
比如,林卿如會大量看電影,尤其是對於電影中表現出彩的片段,會加標記甚至剪成小片段反覆播放。
有的時候,林卿如只是單純的看幾遍就能夠get到那種精準的情緒變化,但是從技巧上的提升,那就是在看其他人表演的時候,有意識的放慢播放速度,把表情特寫調節到最清晰,分析當時表演的時候,那位演員用到的面部肌肉群。
這種方法看上去很詭異,但是對林卿如來說,還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只不過,這個方法不確定對所有人都適用,所以在給周元介紹的時候,林卿如還稍微猶豫了一下,說完之後補充了一句,「這是我自己的方法啊,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你只當個參考就行,其實很多時候的表演是看狀態的,這種太過機械化的複製式學習法,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
其實歸根到底,演技的高下,只是演員對劇本的理解,對於整個情緒的把握。
有的時候,情緒的把握到位了,又表達出來了,是比任何精湛的技巧都要有感染力的。
鏡頭是有生命的,這話不假。
周元聽完之後,發自內心的豎起大拇指,「卿如,我一開始知道你的演技強,真沒想到你私下裡做過這麼多功課,你說的這個方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林卿如擺擺手,「小技巧而已,都是自己瞎琢磨的,和那種正經的科班訓練方法還是有差距。」
但其實演員這玩意有的時候科班不科班確實沒那麼重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