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院子裡就沒有井,平時的生活用水都是他去河裡挑來用。
靠著院門邊,依著院牆用木頭圍了兩個小圈子,裡面靠著院牆用茅草搭了兩個簡易棚子。
一個是豬圈,一個是雞圈。
豬圈裡關著一頭二十來斤的小豬,瘦的很,這時人立起來,兩隻腳搭在木頭上,正扯著脖子叫喚呢。
他慢慢走近了一看,豬食盆,雞食盆里都乾乾淨淨,一點食物都沒有。
小豬見有人來,「呼哧呼哧」的著粗喘氣,哼唧著,雞們也撲扇著翅膀「咯咯」叫著。
鄉下沒有別的來錢處,家家戶戶都養豬養雞,雞屁股就是鹽罐,豬肚子就是油罐。
養幾隻雞,下的蛋賣了賣鹽吃。養一隻豬,過年時宰了,醃成臘肉要吃一年,豬油熬了就是一年的油罐了。
所以鄉下人對豬啊,雞啊,這些畜牲愛惜得很,幹活回來寧可自己餓著肚子,也要先把畜牲餵飽。
他對小豬道:「別叫了,越叫越餓,我馬上來餵你。」
小豬哪裡聽得懂人話,見有人來,更是叫得凶。
白竹被炒得耳根子疼,回到灶屋想看看有沒有煮好的豬食。
灶屋很簡陋,和內牆垂直搭著一個一口鍋的灶台,鐵鍋貴得很,很少有人家用得起兩口鐵鍋。
灶台後面靠牆放著一個三層竹架,下一層放著洗菜的木盆,挑水的木桶等。中間一層放著日常用的碗筷,砧板菜刀,舀水的葫蘆瓢。上面一層放著蒸籠,筲箕,等。
靠著竹架有一隻大缸,他伸頭看了一下,有大半缸水,看來是個大水缸。
水缸外面有一個木櫃,他拉開櫃門看了看 ,裡面有半袋子白面,半袋子紅紅的高粱面,半袋子黃黃的玉米面。柜子角落裡還有一袋白米,半袋高粱米,半袋玉米。
靠灶口這邊的牆壁放著一個泥爐子,上面偎著一個泥罐子,溫著熱水。
靠著門邊放著一個方桌,四條長板凳,是一家人吃飯的地方。
桌子上放著幾個大木盆,竹簸箕蓋著,白竹掀起簸箕看了看,是剩菜。
灶屋中間的空地上堆著一堆白菜葉子,是早上宴宴剝下來的老葉子。
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個空的豬食桶,沒有豬食。
他先把灶火生著,塞了幾根乾柴進去燒了半鍋水。
他準備剁白菜葉子煮豬食。
但他蹲不下去,稍稍蹲一下,屁股炸裂似的疼。
他在角落裡找了一個小板凳,扶著牆慢慢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搭了半個屁股在上面,拿過菜刀砧板開始剁白菜。
等白菜切碎了,他坐在凳子上,慢慢地把白菜裝進竹筐里,再慢慢地扶著牆站起來,提著竹筐到灶台前,把白菜倒進鍋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