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拂悲」這個名字是佛界的阿伽陀世尊為他取的。
佛界有三尊,天尊、地尊和世尊。
阿伽陀世尊常年在人間走動,濟世救人,渡人成佛。
那一天他經過萬人坑,為被丟在裡面的屍體收斂和超度,卻不料翻出一個孩子,孩子還有氣,且口中還不斷念著往生咒。
阿伽陀世尊便將孩子帶在了身邊,賜他姓氏與法名,教他修行。
「拂悲」這個法名來自阿伽陀世尊在萬人坑為亡魂超度時的所見所聞——那些都來自亡魂臨死前的執念。
阿伽陀世尊在幾乎近半數的亡魂執念里見到同一個魔,那魔面容精緻,活像是一尊冷冰冰的雕像。
他沒有感情,沒有心,仿佛一具空空的軀殼,又像是一個能吞噬一切喜怒哀樂的黑洞。
魔不知為何對孩童起了極大的興趣,大約是因為這孩童缺乏七情六慾,更完全沒有憎恨的緣故。
魔覺得有趣,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眼睜睜看著父母死在自己面前,竟然生不起一絲絲的憎恨,這麼有趣的事,魔在漫長而無趣的歲月中還不曾遇見過。
人類生來就有複雜的情緒,各種愛恨情仇日復一日在人間上演,對魔而言,到處都是空隙,誘人入魔簡直是這世上最輕而易舉的事,這反而讓魔更想要迎難而上,而不是飢不擇食——顯然越特殊的存在才越能引起魔的興致。
沒有憎恨情緒的孩子便成了被魔盯上的獵物。
為了培養孩子的憎恨,魔當著他的面殺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然而沒有用,孩子不僅沒學會憎恨,還心甘情願為那些人的死亡背負罪責——他甚至將自己的手指一根一根折斷,死一個就折斷一根。
「他們的死因在我,我救不了他們,就只能做自己能做的,我必須記住每一次的疼痛,才能替每一個亡靈祈福,祝他們往生,不遺漏掉任何一個。」
一直到孩子的腿骨、十根腳趾、五根手指、以及一隻眼睛成了血窟窿,孩子自身體力不支昏厥,這場用死亡、疼痛和鮮血鑄就的遊戲才告一段落。
不過根據阿伽陀世尊在萬人坑裡所見的,這場遊戲魔同孩子玩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魔都會幫孩子修復一些傷,比如剜掉的眼珠子,比如折斷的腿骨和指骨——而這其實只會讓孩子在下一次自傷時凝聚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並不代表就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