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熙策聽父親這麼說也沒說什麼,雖然這件事如果追責也是工程建設公司擔責,自己一個委託方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他憑藉直覺總覺得這件事是衝著婁氏企業來的。但父親覺得用這件事打擊婁氏有些捨近求遠也是有道理的。
婁建業站起來拍了兒子肩膀一下,之後目送婁熙策匆匆出去,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思索著。
商場如戰場,明槍暗箭都難以避免,幾十年的商場經驗讓他感到這件事情的不尋常,稅務風波剛平息,貪腐問題剛解決,安全風波又來了,這麼多事同時發生太巧了,太多的巧合一起出現就可能不是巧合。
婁建業立即召開會議,要求各個分廠和車間嚴格加強安全管理,無風不起浪,他要防範於未然。
婁熙策驅車火速趕到事故現場的時候,警方已經勘察現場取證後離開,工人的屍體被送去殯儀館。他來的工地辦公室,此時死者家屬正在這裡哭鬧,建築工程企業的負責人正在安撫。
婁熙策作為工程的委託方沒有安全責任,所以是不適合出現在這裡的,他只想在遠處看看情況,了解事故的細節要單獨和工地的負責人談。
沒想到打扮低調的婁熙策在工地一出現,受難者家屬竟然第一時間認出了他,放開了施工方,直接撲到他的身上哭喊。
婁熙策此時已經確認了這件事不是意外。因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屬怎麼會一眼認出了他,並且話里話外都是要他負責,看來有人背後指點。婁熙策平日低調,只有父親代表建業集團在公眾面前露面,他一直在背後輔助父親,再說他又不是名人,也不是明星,就算婁氏集團總部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認識他,何況是一個從未謀面的建築工人家屬?
工人遭遇不幸婁熙策也非常難過,這些農民工大多數都是家裡的頂樑柱,這個死者才三十二歲,家裡有父母妻子和一個六歲的女兒,來維權的是死者的父母和弟弟。
建築公司計劃第一筆先補償工人十萬元,剩下的部分等公安部門的調查結果出來界定責任繼續賠償。婁氏集團的補償金則是加在這筆賠償里準備一起給亡者家屬,這種事情,婁氏集團不能表露身份,這筆錢屬於匿名的人道補償。
婁熙策目前已經從死難者家屬的表現上確定有人想通過這件事把婁氏推到明面上,和這件出了人命事的故扯上關係,甚至是捆綁在一起。
建築公司給工人買了意外險,公司安排了專人幫助死者家屬理賠,可是在理賠的時候發現了問題。
建築方有人和婁熙策比較熟,就和他說了這起事故中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按照正常邏輯,死者的妻子和女兒應該是撫恤款的首要收益人,可是卻發現保險的受益人是死者的弟弟。妻子和女兒和這份保險無關,這次來領取賠償款的也不是死者的妻子和女兒,而是死者的父母和弟弟。
建築方要把撫恤款發放給死者妻子的時候遭到了死者弟弟的阻撓,要求把撫恤款打入父母的帳戶上,死者的父母除了哭和要錢什麼也說不出來,一切都是死者弟弟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