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成效,當天產出的十幾板豆腐,給周邊族親都送了些,吃口新鮮的豆腐。
這是謝星珩想出來的法子,江知與給謝星珩裝了好些。
有沒壓實的豆花、成品的豆腐,還有沒幹透,需要再曬曬的腐竹。
上回王管家給謝星珩帶了小龍蝦跟鱔魚,這兩天府里來人送冰,有了謝星珩的回信,江知與發現他挺愛吃的,就又叫人捉了五條鱔魚,撈了一桶小龍蝦,另帶了些瓜果。
趕巧,他爹該走了,王府來信,明天押鏢,這些東西就由他順路捎回府。
江承海不想把離別搞得酸情,走之前,跟江知與說:「你爹爹不在,府里得有人看家,過兩天致微忙完,就把珩兒換過來了。」
江知與:「……」
還在叫珩兒,可真熱乎。
父親對小謝態度轉變,他心裡高興,便不提謝星珩的事,轉而問道:「你這次押鏢,會去京都?方便把爹爹一起接回來嗎?」
上次父親說可以順路把小謝帶去京都考試的。
江承海正有此意。
作為一家之主,家裡攤上大事兒,他能怒能罵不能急。
夫郎在京都的情況,傻子都知道不會好。
不等家裡安定,沒有王府來信,他不放心走,也不敢走。
一個江老三,能要了他家小魚的命。
一個王府的差事,能把全家都送了。
他心下嘆氣,要問問謝星珩探聽王府不爭氣的傻兒子做什麼。
王府這條大腿,確實夠粗。
他前腳剛走,莊上就來了好幾家親戚,上趕著給江知與送禮賠笑。
為之前家宴上的話賠禮道歉,一張張老臉豁出去了,他們想掙錢。
江知與心不狠,做生意的,也流行一句話,叫「做人留一線」。
他說:「食品加工廠你們是摻和不進去了,大醬方子我已經給了族長家,醬油就由年輕一輩領頭,給他們些出頭的機會。
「做醬油跟做大醬一樣,半年起步。你們看這樣行不行,下季度,你們先種黃豆,做原材料供應,年底第一批醬做出來,我們會擴大規模,到時要再加人的。」
他死說活說,不給準話,不做許諾,沒有直接定下跟誰家的誰誰合作。
在場都是頗有生活經驗的長輩,哪能聽不出來他話里的考察意思?
肯定要加人的,至於把誰家拉入伙,要看表現。
主事很鍛鍊人,事無巨細,都要他過目。
比府里的瑣事更多,人多矛盾也多,各處平衡牽制,關係利用,以及跟大量不同的人頻繁打交道,讓江知與短時間裡獲得了極大提升。
他說:「大家都是族親,我拉拔誰都一樣。」
都是族親,他要拉拔向著他的。
就是江致微,這陣的忙碌下來,整個人的氣質都沉穩樸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