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學堂不讓女孩跟小哥兒進去入學,有些人家是請夫子在家教。也有地方有私塾,專收女孩跟小哥兒。不過教官多是女先生,偶有幾個夫子,沒有小哥兒、小夫郎當先生的。我聽父親說,在比較偏遠貧寒的地區,當地沒什麼官員願意去,一年到頭出不了幾個人才,那裡還有女官的。是當地百姓選出來的有才幹的人。」
也沒夫郎、小哥兒。
躲在帳子裡,跟夫君夜話,江知與膽子大,敢說些大逆不道的話。
「聽說是因為小哥兒遮了孕痣,就跟男人沒有差別。若能當教官、選官,會給統治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謝星珩:「……」
他之前居然沒有想到這個。
但有女官的先例,說明大啟朝並非特別迂腐。
或者說,朝代發展三百餘年,也開始禮樂崩壞了?
這是重要信息。
謝星珩對當前局勢,當朝的政治情況了解太少,急需大量補充。
他問小魚:「鏢局有幾個據點?分別在哪些城市?」
江知與順口就能答:「共有八個。豐州一個,昌河府府城一個,京都一個,其他的分布散,兩個在沿路的縣城,餘下三個是在南地府城。
「南地的鏢局屬於分舵,有四海鏢局的名頭,只有合作押鏢才分紅,是我父親的兄弟開的,我叫他們叔伯,平時就各自盈利。不過八家鏢局一體,過境的鏢,都會幫襯。只有四海鏢局的名氣大,押鏢穩當,鏢師的安全和收入才有保障。這方面很有默契,多年以來從未出問題。」
謝星珩心道:難怪。
江家這個家族,都是江承海供出來的,縣裡的鋪面,生意再好,受限於人流量、經濟發展情況,市場很輕易就飽和,掙不下家業。
鏢局同理,只在豐州有,生意再多也就本地、沿路接。多幾家就不同了。
還能黑吃黑。
他估計江承海的家底,有多半是黑吃黑養肥的。
近些年該有收斂,所以家有大官罩著的情況下,一次賑災,就讓家裡捉襟見肘。
他記得帳本上的名目,賑災時,手裡銀子就三萬多兩。
這跟他想像的富商家底差不多。
但別忘了,這三萬多兩,是要給江老三籌備秋冬節禮的,其中還有一部分要上下打點,再有江承海的私人關係。比如霍首輔家的三公子。
這番計較下來,手頭可活動資金約莫萬兩上下。
太少了。
謝星珩也覺得能開分舵的鏢局,單獨用來押鏢、倒賣,太可惜了。
當個情報站多好啊。
古代信息不流通,各地情況能傳遞,也就朝廷做得到。
當天子的還可能被下面的人欺瞞,他們這做生意的,以交流為名,說些實事,沒什麼關係。
實事能分析的可太多了。
比如物價的上漲下跌,官府新宣布的政策。
像豐州,常知縣跟楓江百姓確認返鄉事宜,定下來免稅區域和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