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的人都笑了。
謝星珩又說:「我岳家是做生意的。」
圍觀群眾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他們以為謝星珩要開始賣鹹鴨蛋了,但謝星珩宣傳了豆油和豆肥。
「豆肥可以增產,豆油可以炒菜。你們想買也買不到,僅此一家,生意好絕了,不需要我多說。」
江致微忍得很辛苦,才崩住了表情,沒給他拆台。
什麼想買買不到,是根本就沒有!
才試產出來,這季度的豆子收割以後,才會大規模量產。
今年才第一年,別說生意了,市面上都沒見過。
兩地宣傳的情況,成了鮮明對比。
熱情推薦的,並非是貨品不好,而是發了大水,急需建設。
冷淡提及的,也並非拿不出手,而是太好賣,不用多說。
謝星珩還搞了個煽動句式:「你們每購買一枚楓江縣的鹹鴨蛋,就會有一文錢用於災地重建。這是大功德。」
人多力量大,不能老想著吃大戶。
百姓們淳樸,書生們也有一腔熱血。他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去找楓江縣的商戶,支持楓江本地的特產,帶動當地經濟。只能有一個人,算一個人。
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從今以後,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生返鄉了,還會記得有個縣叫楓江,別名水鄉。
這也是謝星珩精準鎖定荷塘和鹹鴨蛋的原因,鹹鴨蛋受眾廣,很容易就能走進普通百姓家,它本身就是桌上常見食材。
而荷塘,就精準釣書生。
千畝荷塘是真的壯觀。古代實景,無污染、無添加。
謝星珩穿來的時機不巧,但他有原身的記憶,確實震撼。
算他為楓江盡一點綿薄之力。
人群里,賀成功還在等。
他看見謝星珩走來,還往前踏步,想要堵他。
謝星珩把江致微推到前面,轉身就跑。
江知與給他買的採訪業務還未結束,二十個壯漢跟著他跑,畫面很是美麗。
謝星珩回頭跟他們說:「你們繼續往前,幫我把那個人引開,餘下的當採訪題就不用問了。
他們答應了。
他們不問,有得是人問。
「謝相公,你跑這麼急做什麼啊?」
謝星珩長了嘴巴,有問必答。
「著急回家吃飯!」
又有人問:「吃啥啊?」
謝星珩的事業腦和戀愛腦各長各的,正事搞完了,該談談戀愛了。這個問題就很適合撒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