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說津口縣,果乾、果醬、蜂蜜、水果糖,這麼些掙錢的東西砸進去,百姓們依然沒有脫貧。
謝星珩有心幫都幫不了太多,他沒那麼多錢,跟他們照著市場價來公平交易。這東西需要時間來發展。
換算到其他縣城,也是同樣的道理。
可以發展經濟作物,但不能叫百姓們被經濟作物迷了眼。
他們要很多年才能脫貧,這個年限,還取決於當地官員和朝廷的良心。
他們是要吃飯的,耕地一定不能捨棄,要種糧食,要開荒。
謝星珩筆尖懸在半空許久,過了會兒把「植樹造林」寫上。
荒地那麼多,縣衙里舍財,把樹種上吧。
有樹苗的種樹苗,沒樹苗的現在開始播種,也能樹枝插杆。
木頭是資源。一個國家的發展,說白了就是搞基建。搞基建哪有不缺木頭的。
這封摺子,他毫無私心,沒想爭權奪利。
東西給出去,看皇帝願不願意做,又會怎樣做。
以經濟作物為主,他寫了很多可供發展的方向。在植樹造林方面,也考慮到了部分人急躁心理,讓他們種松樹、楓樹、橡樹等可以收集樹液,能做藥材也能做香料的樹種。
這得限制區域,因地制宜。別的地方,還是要考慮到基建需求。以合適做房子、做家具、燒碳、做柴火等等的樹種為主。
他在奏摺最後,提了一句顧慎行在做的商務版教材。
一朝經濟,不是靠某一些商人動起來。而是百姓也會參與其中。
個體戶也是商戶。多個人製造,市面上的貨品就會多點數量。
這頭飽和了,可以銷往別地。
以省為界限,從巡撫開始,就要做好規劃,不能一股腦的全去做同一個東西。要百花齊放。
所以他問能否把這些東西給顧慎行做教材內容。
餘下的,就是問安的套話以及署名。
上任第一天,摺子不交。
上頭問了再給。給的時候,再寫幾版廢稿應付上司。
他中午在翰林院吃飯,被顧慎行領著吃了一頓大鍋飯,才知道院裡有小食堂。要麼自己背糧食來,要麼交錢。
味道還不錯,量大管飽,價格也很實惠。
吃飯時,顧慎行社牛屬性大爆發,見誰都打招呼。還拉了一堆人過來同桌吃飯。
好在謝星珩也是社牛,不帶怕的。他倆一人一句,說相聲似的,把普遍喜靜社恐的翰林院學士們招呼得愣愣的。
一起吃飯的人里,還有霍叔玉,他剛好坐在了謝星珩旁邊。
謝星珩不忘「巴結」,話都捧著說,一句接一句,嘴皮子之利索,讓顧慎行嘆為觀止。
顧慎行跟霍叔玉說:「你真有耳福,我還沒聽他誇過我。」
霍叔玉跟他熟,他們這些世家公子哥兒,年齡差距不大的,都有多年的交情,再有點才華,就能玩到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