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他們送到顧家去上學,才得了空。
謝星珩要到翰林院請假,去農莊的時辰會晚一點。
江知與想了想,騎上自行車,帶了三斤軟糖去了一趟沈家。
他頭一次來,但沈家門房認得他,趙管家也熱情。
沈欽言還沒下朝,江知與便不久坐,送了軟糖,喝杯熱茶,就告辭。
向家那事,兩個爹能察覺異樣,肯定是發現向家盯梢的人了。
他聽說都察院的人追著向坤彈劾,都彈劾那麼多了,加上一個盯梢其他官員的府邸沒關係吧?
抓緊把人撤了,爹爹能少憂心些。
他上門不說事,但沈欽言肯定明白是有所求。
先做個鋪墊,過陣子,沈欽言沒針對這事給予幫助,就讓謝星珩上門說一趟。
小謝說沈大人喜歡別人罵他,這個要求,江知與無法滿足。他膽子不夠肥。
從沈家出來,江知與徑直回家,路上回頭率很高,所過之處,百姓皆是驚訝,交頭接耳問這是什麼東西。
自行車在不能騎馬的京城,的確方便。
轎子畢竟是人力抬,速度慢。
他回家時,謝星珩已經在家了。
一家人轉乘馬車,帶上些禮品,出發去莊上。
謝星珩問他怎麼這麼久回來,「兩個小寶不乖?」
江知與沒說去沈家送禮的事,只點頭:「美得很,我都要跑著追。」
謝星珩搖頭,他記得錦鯉寶寶從前不稀罕亮晶晶的東西。
帶他們去選料子,錦鯉寶寶都在當小話癆。
真是善變。
他們今天去看郭先生,明著只說去農莊轉轉,免得郭先生憂思。
過來以後,各處走走看看,就到了四位先生的小菜園。
江承海點評了一番,到屋裡跟四位先生說話。
人的身體一旦出了問題,就如崩山之勢。洶湧而來,勢不可擋。
郭先生耳朵也不太行了,跟他說話要大嗓門吼。
江承海笑他耳背,不如從前。
郭先生笑起來:「老何說你損得很,我看是真的。」
京城鏢局的四位先生,都是因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江承海請到了鏢局來。
最初是做帳房先生,寫寫押鏢的契據文書,後來會幫著出謀劃策。
他們那時都很慚愧,人數增多,差事卻沒加。一個人能做的事,發了四份工錢。
是以,他們有空就在外走動,聯絡同窗、同年。若有順路的,會幫著這些人送些家書、土儀。這樣一年年積攢的人脈人情,才在京城鏢局成立時,給他們足夠的回饋,讓他們在京城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