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庭要學。
哥哥都學了,他不能落後。
兩個小孩子學了,謝川也不能落後。
江知與還挺關心他在國子監的情況:「今天有人欺負你嗎?」
兩個小孩子倏地扭頭。
什麼。
謝川哥哥在國子監被欺負了?
謝川:「……」
果然,人在信任的環境和人群里,就容易說漏嘴。
江知與尷尬。
謝川說:「沒有,我也沒空搭理他們。」
前陣子回家,他找朱先生了,想要下場考秀才。他今年十一歲了,距離考上童生,過去了三年。可以下場一試。
今天去國子監銷假,又找教官們問過。他要下場也可以,去試試看。
這個年紀考秀才不算出格,很多人在考上童生以後,就會三年兩考,不錯過機會。
謝川沉澱了三年,一次不落的走完院試流程,也該十四歲了,依然不算出挑。
這會兒趁著吃飯,一家人都在,他再跟謝星珩和江知與說一聲,就能備考了。
謝川入國子監上學,屬於蔭監生。細分屬於「官生」,依靠家中夠品級的官員,享受特殊照顧入學。
國子監的學生,有自己的晉升路線,在國子監內有評分。優秀畢業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職,無需科舉。
這種制度在長久的統治中,又做出了調整。一來考核相當嚴厲,二來授予的官職不如正統科舉出身的進士。所以很多國子監的學生,又會申請科舉,由國子監舉薦,去參加考試。
今年是春試年,依照三年一屆的科舉制度來算,考秀才的「三年兩考」剛好涵蓋在內,已然錯過縣試。
而國子監是通過考試晉升,取得一定學分,就有秀才功名。
謝星珩建議他先在國子監內晉升:「秀才只是一個起點罷了,從哪裡拿到不重要。你把它當做拿考舉人的『准考證』看待。先在國子監考,考砸了,再去下場科舉。」
今年錯過縣試,依著現在的規矩來,說是三年兩考,實際上要再等三年才能進入正確的流程,迎來歲考。
這個時間太長了。謝川能跟多人確定,就說明他有把握下場。既然有把握,那就先把功名拿到。下次下場,就是鄉試。
鄉試可以多試幾次,在院試上消耗太久就不值得。
謝川應下了。
「我明天去跟教官說一聲。」
要備考,不會有特殊照顧,像開小灶這種事,想也別想。但這期間,可以讓教官們審查功課嚴格一些,他好有準確的判斷。
另外,因著備考,謝星珩也能再找顧慎行要些題目,回頭去翰林院轉轉,給謝川薅些「真題」來刷。
科舉無定式,這些題目更多的是開拓答題思路,見識更多的題型。萬變不離其宗,刷題不為了走捷徑,而是為了錘鍊思想。
他有了核心的處事思路,在各類題目里以不同方式應答過,自然知道哪種回答好。這樣答卷才能更加凝練有看頭。
從這天開始,江知與讓人跟屠戶預定了半年的豬腦子。
每天燉一個,給謝川吃。
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