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信在路上耽擱了一天,昨個下午和包裹一起到的鎮郵局。
顧仁是大房長子,上面有一姐,下面有一妹和一弟。
長姐和妹妹皆已出嫁,顧仁本人也在四年前娶了媳婦,現今膝下有一兒一女。
至於弟弟顧禮,前年入伍離開了家。
「哦!」
痛痛快快應了聲,顧仁接過顧爺爺手上的信,當著一大家子人的面讀了起來。
顧仁上過幾年小學,讀信一點問題都沒有。
院裡猛不丁傳來:「爹!娘!我來看你們了!」
這聲音的主任是顧大姑,她嫁的村子在小崗村隔壁,今中午他們村正好有人也到郵局取東西,
看到顧仁扛著個大包裹出郵局,不由回到村里,把事兒和顧大姑一說,這不,顧大姑聞信立馬就趕來過來。
同來的還有顧大姑的小閨女。
娘倆的目的很簡單,看能不能沾點便宜。
「大姐你今個咋有時間帶著嬌嬌過來看爹娘?」
又是一道聲音在院裡響起,這是嫁到本村的股小姑發出的,她是聽到村里人議論,說娘家大侄子中午有到郵局取了個大包裹,就忙帶著兒女回娘家。
想著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自打次子病逝,顧爺爺就管制著家裡人,誰都不許以任何藉口去安城,亦或是寫信到安城,給顧母和顧彥添麻煩。
其實就算顧爺爺不那麼要求,單單去往安城的車費,老顧家的人都沒哪個能捨得自掏腰包,且還不一定能掏得出來。
沒分家,錢票什麼的全在顧奶奶手中攥著。
而顧大姑、顧小姑雖早已嫁人,但安城多遠啊,是跨省,不說雙面車費,就一個單面,都不是個小數目。
再者,兄弟都沒了,安城那邊只剩下二弟妹(二嫂)和有一個在外工作的兒子,且二弟妹(二嫂)身體不好,
提前從崗位上退了下來,她們大老遠跑過去,需要花不少車費不說,對方又能幫她們什麼?
何況人本身是城裡人,和她二弟(二哥)生活在一塊期間,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知道有她這個大姑子
(小姑子)已經算是有心,要說和她們熟稔,這話若是說出來,連她自個都不信。
這是顧大姑(顧小姑)針對自個與顧母這個二弟妹(二嫂)關係上的認知。
而有此認知,兩人不管兜里有錢沒錢買車票,都沒想過往顧母身邊湊。
但顧母寄給顧家二老的東西,這倆姐妹卻回回惦記在心,回回或多或少沾點便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