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上一世的熟人,這三位老師在學識上確實沒什麼可挑剔的,太子自然沒有什麼意見。依舊是上午學習四書五經這些,下午練習騎射。
當然除了安排太子的課業,康熙也沒有把胤祾給落下。給他找了個頗有學識的人當老師,此人名為徐乾學。
之所以想起他來,還是康熙身邊的御前侍衛,明珠長子納蘭性德的緣故。
納蘭性德寫了一本一千九百餘卷的《通志堂九經解》,此書專門解讀儒家經史,言之有物,康熙看了之後,很是欣賞。
不過這本書其實是他的老師徐乾學,在為他搜集搜集宋、元、明這三代讀書人解讀儒家經史的前論之後,才寫成的。
所以這位回鄉丁憂了三年之久的徐乾學,才得以再度入了康熙的眼。
太子得知後,低聲自言自語:「此人乃是康熙九年的探花,一生著作等身,學識上,確實值得令人讚嘆。不過在為官一道上,卻算不得正派,是個左右逢源的牆頭草罷了。」
可轉念又一想,保寧今後又不必參與黨爭,應當受不了多大影響。
乾清宮的屋子不少,再加上太皇太后也捨不得他挪出去,於是胤祾每日就在大阿哥的隔壁聽課讀書,依舊還住在慈寧宮裡。
頭一日上書房,胤祾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被塞到了轎攆上,這會兒天都還沒亮呢,為了方便照顧他,太皇太后把原先在慈寧宮守大門的小豆子,賜給他做貼身內侍。
胤祾給他改了個名字,叫聽風,意思很明顯,就是今後要他替自己望風,他好時不時地偷個小懶,或者開會兒小差。
「我實在是太困了,聽風,你替我在門口看著點兒,我再眯會兒。」
說罷,胤祾就趴在書桌上,夢周公去了。
聽風自然是聽自家小主子的吩咐,兢兢業業地盯著外頭的動靜,不過眼下還早,連個人影都沒有。
直到天光破曉,有兩位大人才相伴往這邊來。他趕忙扶著門框站起來,往裡頭跑去報信。
「二阿哥!來了!您的老師來了!」
胤祾抹了一把口水,胡亂翻開被他壓在胳膊底下的書,開始裝模作樣地讀書。
徐乾學踏入書房的時候,正好瞧見裡邊有個正搖頭晃腦的小阿哥。
不過當他走近的時候,卻發現小阿哥的臉上還印著幾道壓痕,頓時心中瞭然。
看樣子,容若沒有說錯,二阿哥機敏聰慧,就是比較懶。
「咳咳!」
停下了讀書聲,胤祾抬頭,好奇地看著他,卻不主動說話。
「臣姓徐,雙人徐,名叫乾學,皇上下旨,今後由臣來教導二阿哥的課業。」徐乾學這才行了一禮,「給二阿哥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