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還會質疑,自從親眼目睹太子所行從無錯漏,便知道,太子之所以是太子,是因為他的所思所想,一般人根本就猜不透。
康熙來到無逸齋巡視時,檢查完太子的課業後,太子順勢提起此事,將自己的想法悉數攤開在康熙面前。
「兒臣知道皇阿瑪愛惜兒臣,但兒臣既是皇阿瑪的兒子,也是皇阿瑪的臣子,兒臣不願以己之身冒犯敬愛的皇父,使天威有損,還請皇阿瑪允許,就讓兒臣按照禮制隨駕。」
康熙一開始被拒絕是有些不悅的,保成怎麼能拒絕他對他的好呢!這但凡要是換一個人,那就是不知好歹,是要被他斥責懲處的。
可聽完保成的這番發自肺腑的話,他那顆老父親的心是又酸又漲,一手養大的兒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體諒他了,懂得維護他了,他高興。
但又想到因為這些,保成不能享受到跟他一樣的待遇,好不容易跟他一起出趟遠門,還要過得緊巴巴的,甚至不如在宮裡舒服,他就心疼得緊。
「好吧,朕答應你。可原本皇太子的一應待遇,都是按照前朝的舊制制訂的,朕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到時候再叫他們重新制訂一份新的,總不能委屈了朕的保成。」
能夠讓康熙答應,已經不容易了,太子雖然覺得自己沒什麼委屈的,但皇阿瑪既然覺得他委屈,他也只能是「委屈」了,隨皇阿瑪改去吧,總歸也不可能像最開始那樣,與皇阿瑪一致。
一同出巡的,還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還有八阿哥,加上太子,一共八位皇子。
出發當日,太子看著自己那架比御輦只略小一點點的車駕,以及只比御駕少十人的金鑾衛,輕輕嘆了一口氣,果不其然,這一路上的待遇還是遠超一個皇太子應有的規格。
跟其他皇子的對比起來,差別十分明顯。
不過幸好有個胤祾,他不願意虧待自己,整個行程,幾乎都賴在太子的馬車上,不但自己賴著,還帶著其他兄弟一起。
「我一個人待著多無趣啊,太子哥哥整天不是看摺子就是看書,你們就輪著一起過去坐一坐,陪我解解悶唄。」
他素來人緣好,兄弟們也都喜歡跟他待在一處。
因此每個人都被迫享受了太子所帶給他們的舒適,所謂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就連原本怨言最大的大阿哥都不吭氣了。
一路上有說有笑,倒也熱鬧,比宮裡又少了許多約束,大家都覺得很輕鬆,很愉快。
隨行的大臣又暗自記下了一點:太子殿下友愛兄弟,手足情深,一路上竟同吃同住,瞧著竟比好些人家裡的子女,關係都要親密。
唯獨康熙不大高興,兒子們都擠著到太子那兒去了,他的馬車上冷冷清清的,只有一個梁九功。
氣得他踢了一腳角落裡坐著打瞌睡的梁九功。
「喲!皇上有事您吩咐。」還未徹底清醒的梁九功開口就是這一句。
「哼!去吧太子給朕請過來。」
梁九功把頭上的帽子扶正,趕緊給暴怒邊緣的皇上辦事兒去了。
「太子殿下,皇上請你過去一趟。」
帘子一掀,梁九功瞅見裡頭露出好幾個腦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