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嬌張張嘴,李側福晉雲教養弘時還不夠,竟還想讓大格格學作詩?
她雖是個包裝的才女,卻也是跟著大哥勤學過一段時日的,作詩有多難,沒人比她更知道了。年嬌油然而生一股恐懼,緊接著便是慶幸,慶幸她沒有攤上李側福晉這樣的額娘,否則一天得背八百首。
隨即得意起來,都賴老闆慧眼識妖,她已經不用苦苦維繫才女的人設了!
不然真的前去東院指點,豈不要露餡?
她鄭重其事地叮囑問夏:「你去稟李側福晉,就說詩海無涯,我早就回頭是岸了。別讓大格格步了我的後塵,要知道寫詩壓榨的是快樂,更是潛力,能讓一個聰明人轉眼變成笨蛋!其中苦痛,不足與外人道也。」
問夏沉默片刻,老老實實地出門了,另一邊,聽聞回稟的李側福晉嚇了一大跳。
這都是什麼話?
還回頭是岸,學寫詩竟然苦痛至此?
她望了望大格格,清楚地看到女兒眼中的慌亂,頓時打消了年嬌只是不願意過來,這才危言聳聽恐嚇於她的念頭。
因為年側福晉說得挺真。
李側福晉在屋裡來迴轉悠,難道就因為年氏的潛力被寫詩壓榨了,所以從聰明人變成了笨蛋?
邏輯都圓上了,她越想越覺得對,霎時抗拒起了才女這個名號,覺得會作詩也沒什麼好的,還是聰慧比較重要。
她勉強笑了笑,對女兒道:「我們不寫詩了。頂多背上一背……」
大格格鬆了一口氣,露出劫後餘生的笑顏,對年嬌也不由自主地感激起來。
年側福晉不僅救了她,也救了弘時,要知道弘時最害怕作詩了,萬一額娘要他做個才子怎麼辦?
.
才子才女的風潮尚未在雍親王府掀起,就被扼殺在了搖籃里。
蘇培盛也是偶然得知此事,他去正院的時候,同伺候大格格的嬤嬤交流了幾句。
適時,五爺和九爺還沒離開,蘇培盛得了主子的示意,立馬求見福晉,也是傳達四爺的意思,讓福晉日後與五福晉、九福晉多加往來。
福晉心領神會,點了點頭。
「我與五弟妹關係不錯,與九弟妹卻是不常聚。明兒就約九弟妹逛一逛商鋪,想必她也樂意。」
想了想又說:「年妹妹極少出門,你替我問上一聲,她若想去,也把她捎上。」
郭絡羅阿保的事,年羹堯花了大力氣,有這層關係在,九福晉交好年嬌還來不及,就如十三福晉一般,不送禮也要結個善緣。福晉思慮周全,自然不會忘記年嬌這個小福星。
蘇培盛懷揣著使命走了,回到書房,五爺九爺恰恰離開。
他把大格格作詩一事,繪聲繪色地同四爺複述了一遍,聽得四爺咳嗽了起來,喝了一半的茶放回了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