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春園離京城並不遠,衙門有事報過來也是便宜,是以對不少大臣們來說頂多是換了地方居住,甚至住的還比京城更加舒適了。
老大胤禔便是在附近有個宅院,他自己是跟著康熙才過來避暑,但是幾個女兒卻是在此常住的。
他覺得這裡更加養人,幾個孩子的身體都不算健壯,在這裡生活也很好。
隨著康熙在暢春園住的越來越久,這裡反倒是更像另一個紫禁城了。
恰好趕上胤褆的嫡長子弘昱的生辰,直郡王府便辦了場小宴,全當是自家人熱鬧一下,主事的是胤禔的大格格。
胤禔的大格格富靈阿到四格格以及僅有的一個兒子都是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所出。
直郡王府里現在只有胤禔和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的孩子,再無異出之子。
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是原尚書科爾坤之女,伊爾根覺羅氏雖然族人眾多,但是顯赫的支脈並不多。
還是到了科爾坤這裡當上了尚書,才完成了家族地位的提升,緊接著便是伊爾根覺羅氏指婚給大阿哥胤禔為嫡福晉。
夫妻倆是年少相伴,伊爾根覺羅氏性情很好,講話雖溫婉斯文,但是她也不是沒有脾氣的人。
兩人共同孕育了四女一子,雖說常有人嘲諷兩人,說大阿哥是為了生一個嫡長子出來不顧大福晉的身體。
但是這幾年看下來外人也都能明白,胤禔待大福晉確實是真心一片。
嫡長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出生,一直到今年康熙四十一年,他仍然是直郡王府最小的孩子。
大福晉在康熙三十七年去世,四年過去了,大阿哥胤禔沒有再娶,且府里也沒有孩子降生。
即使膽子大成胤祈這樣也不敢在大哥面前提及大嫂。
害怕戳到大哥痛點,更怕這不是大哥的痛點。
只是堂堂一個王府連個女主人也沒有,也是叫人看不過眼。
康熙自己不關注這個事,但是老大的額娘惠妃可是著急呢。
伊爾根覺羅氏是個好兒媳,若說剛去世的時候惠妃還惦記著這人,等到三年過去了,即使守著妻孝也該結束了。
可是胤禔還是沒有娶妻的意願,這就叫惠妃看不過去了。
於是今年催了好幾次,眼瞅著人都要定下了。
至於胤禔的四個女兒和兒子,那自然是不希望阿瑪再娶的,誰都知道多了個繼母是什麼樣的影響。
年幼喪母已經十分可憐,哪能不抓緊父親呢。
太子雖向來和老大不睦,但是唯獨這個侄子的生辰,他還是親自到了。
他口上說只是湊熱鬧,但是實際上準備的禮物一樣不差,都是十分用心的東西。
胤禔也不會在這個場合和太子拌嘴,實是為了自己兒子著想。
太子也是嫡子,年幼喪母,恰好弘昱也是嫡子,同樣的年幼喪母,他便對這個侄子多了幾分眼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