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賺到的銀子要幹什麼也是不言而喻,康熙自然厭煩的厲害。
而小兒子倒是老實,還沒有上朝呢已經找准了自己發展的方向。
不過摺子也太扯了些,誰都知道八旗制度是有問題,但是整頓太難。
八旗的存在就如同前朝宗室,與日俱增的軍費支出和逐漸減弱的戰鬥力。
八旗每年的支出十分驚人,不僅包含旗兵能拿到的銀子還有各種八旗人家的費用。
本朝沒有軍戶制度,因為整個八旗都是軍戶!
一家出生一個男孩,只要沒有殘疾,天然就是一個兵丁,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有人管,不幸戰死沙場的,撫恤金也是十分高的。
如此情況下,誰都知道八旗支出太高有問題,可是根本沒法改。
總不能叫康熙對著八旗的人,說現在八旗是有問題的,朕要改革,所以你們當兵的死了之後家裡不要拿那麼多撫恤金。
這話能說嗎?說了康熙不如去景山吊死好了。
胤祈也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提出的三點建議都是循序漸進的。
胤祈走過去站在皇阿瑪身邊,他示意皇阿瑪看看摺子,「皇阿瑪你不妨看看摺子。」
康熙看他還是堅持,只好無奈的翻開摺子,他瞧了一眼,嗯?有點意思。
他細細一看,抬眼看向胤祈,「還算有些進步,想法是新穎的。」
胤祈提出的第一點就是旗人和普通民人的通婚,促進通婚,逐漸模糊旗人和民人之間的差別。
康熙覺得很有趣,不過沒有用,八旗的領銀子一天就不會和民人合在一起,本質上就不同。
如果八旗的臃腫問題解決了,那麼才有可能推出這樣的法子。
第二點是康熙覺得胤祈有些長進的地方。
旗人常常領的一種叫紅銀的銀子,胤祈建議改個名字就叫兵銀或者是什麼的。
總之是要區分開來,絕對不要當作八旗的一種紅利,而是當作旗兵的補貼。
漸漸從觀念上讓大家認為這種銀子是發給兵丁的,而不是旗人。
第三點是最重要的一點,旗人家中沒有當兵的人,就不得領取這種補貼性質的銀子,不再發放除婚喪嫁娶以外的補貼。
胤祈眼睛亮亮,這是他自己研究過的東西,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八旗裡面其實有不少家中已經沒有人當兵了,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讓他們不能領銀子,能節省一筆開支的同時,還能讓旗兵認真些訓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