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微笑著,也是滿意老十四的上進。
德妃用一個晚上的夜話勾起了康熙對胤禎的全部慈父心腸,回憶中的小孩總是可愛。
這就是親爹在位的好處,即使胤禎是早起不刮鬍子就會老十幾歲的男人了,他在康熙的回憶中還是那個豪言要開疆拓土的小孩。
五日後的早朝,兵部整理好摺子,幾乎是判定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必除,最差也要收整好。
不僅是為了邊境的安穩,更是為了防止漠北草原部落人心搖動。
康熙放下摺子,他沉聲道:「既如此,勢必要安撫好哈薩克殘部,朕意平哈薩克殘部作亂,諸愛卿可有何見解。」
下面大臣面面相覷,有人立刻躬身向前幾步,「臣認為哈薩克殘部散落在喀爾喀蒙古草原各處,因其極分散,大軍出動難以探查又耗費軍資,因此輕騎才是出兵之最,臣認為應當擇武將從喀爾喀直接清理哈薩克殘部。」
另一個大臣站出來,狀似猶豫道:「皇上,如今京中擅帶輕騎之武將少,恐怕還是要從蒙古調兵。」
緊接著陸陸續續站出來不少人。
「皇上,從蒙古調兵恐怕不妥,畢竟....」
說來說去,有人就提道;「若是擇武將帶輕騎,那似乎十四爺是極為合適的,皇上,臣舉薦十四阿哥為主將。」
康熙神色一動,幾乎是瞬間就察覺到了德妃和這幾個大臣的相似之處,不過他並不討厭胤禎如此爭取,反倒欣賞。
孩子這麼多,有人既有能力還上進怎麼會討厭呢,又不是在朝堂拉幫結派,是想要護衛大清,可謂光明磊落。
胤祈按照習慣立在十二哥後面,雖然如今的十二哥的個子已經擋不住他了,但是不妨礙他喜歡這個位置。
他側頭看看還在說話的幾個大臣,有人瞧情況差不多就站出來,「皇上,臣以為哈薩克殘部雖然被打散,但是原本的騎兵能力不容小覷,僅靠不太熟悉草原的輕騎恐怕有些力不從心。」
「倒不如從綠營調兵去,加上熟悉草原的重...」大臣眉頭一蹙,「皇上不如派護軍營前去。」
胤礽原本老神在在的半闔眼聽,到了這幾句話出現,他扭頭看了一眼,眼中浮現笑意,來了!
胤祈本也沒找幾個人,不過是有兩個人出來提了一嘴。
他側身出來,拱手開口,他笑容可愛,幾乎是明示的自薦,「兒臣初聞此事日夜憂心,因喀爾喀蒙古尚有我大清和碩公主居住,難免顧及著,兒臣特意寫了份摺子請皇阿瑪過目。」
他從袖口掏出一份藍封摺子,魏珠過去接下呈遞給康熙。
摺子打開,康熙一頓。
胤祈繼續道:「恰好十七弟精通藏文,聯絡了幾個小部落的人,初步得出小玉茲的位置。」
「兒臣將路線與調兵方向一一寫明,粗略還請皇阿瑪勿怪。」
胤禎猛然扭頭,心中驚濤駭浪一般,完了!
太子胤礽微微勾唇,胤祈這小子長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