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眾人口中皇長孫的這個名頭很值錢,但是不不得不說弘皙只是個光頭阿哥。
他不是皇子,名義上便差了一層,因此這樁婚事更像是宗室貝勒那樣隨手一指,沒有聖旨發下。
胤祈從那日起就思考,皇阿瑪什麼時候會叫他去乾清宮,父子倆總要說個明白才是。
等來等去,五月初三終於等到了,可是等到的就是一個耍無賴的皇帝。
「雖已成婚了,但是朕看你還是如孩子一般,紅繩便戴著吧。」
端午的習俗,手腕上戴著五彩的繩線編成的手鍊,在端午過後的第一場雨落下時扔到雨中,含義也都是相差無多,甩去霉運,祈禱福氣降臨。
胤祈低頭一瞧,手腕上這條和從前的那些都相差無幾。
乾清宮的嬤嬤編好的,上面還串了蓮花元寶形狀的金裸子,他甩甩手腕,金子一碰發出脆脆的聲響。
他抬眼一笑,口氣含著無奈又不自覺帶了幽怨,「皇阿瑪,您可真是。」
太會耍無賴了!
不好直接開口就拿端午節當作藉口,還像哄小孩一樣拿出準備好的紅繩給他,一套連一套。
當兒子的怎麼好意思在這種溫情的氛圍下提什麼別的東西呢。
康熙手裡握著一串翡翠十八子,他漫不經心的擺弄,「怎麼?朕給你東西還不樂意要了?」
胤祈一泄氣,「什麼話啊,兒子哪能挑理呢,您是阿瑪,我是兒子,感恩都來不及呢。」
「呦,」康熙將手裡的翡翠十八子放桌案上一放,他瞧了一眼胤祈,道:「這話可不像感恩啊。」
胤祈一笑,「那您誤會了,這感恩藏在心裏面,不輕易露出來,露出來的可是做戲了。」
康熙撇一眼,嘴角一勾,「油嘴滑舌!」
胤祈一攤手,要不怎麼說皇阿瑪就是狡猾呢,這會子突然來了愛子之心,還能說什麼呢。
最叫人無奈的就是這樣,家族企業的弊端,老爺子心裡忌憚的時候拿你當臣子,等你撕扯一番後決定迎面之上,人家又再度回歸家庭倫理情節了。
也就是胤祈這種心大的不在乎這些個,要是換成胤祥幾個哥哥被這樣一弄都能半夜在被窩裡哭出來,不知道還要怎麼後悔自己欺君罔上呢。
既來了乾清宮,康熙也不會說幾句話就叫人出去。
他抬手叫了奴才過來,「溫兩壺黃酒來,上些清爽的小菜,朕要和十五喝幾杯。」
胤祈補充道:「也不必非要太清爽,炙鹿肉什麼的來一些也不錯。」
太監躬身稱是。
最後上來的一小桌菜自然是兼具兩人的要求,既有清爽的小菜,又有滋味濃厚的肉食,連不同餡料的粽子都上了幾個,小孩掌心那麼大一個,吃起來不過是嘗個滋味。
康熙說起前幾年去江寧吃過的鱸魚羹,「滋味醇厚,鮮甜味是從魚肉裡面滲出來的,你不愛吃魚倒是享不了這個口福了。」
胤祈道:「那倒是可惜,我也不是完全不愛吃,就是更偏愛別的肉食。」
只是從小奴才們伺候的仔細,見他對飯菜中的河鮮反應平平就以為他十分厭惡,從此便上的少了。
康熙親自拿了小刀從烤鹿腿上割下一塊遞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