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兒一聽說王玉和有辦法處理他們食品廠庫房積壓的那些食品,順帶手的,還能處理其他的一些東西。
只要是衣服,日用品,食品都有辦法一道處理。
口風放出去沒有半天功夫就有人找上門了。
最先找上門的反倒是服裝廠。
服裝廠的廠長,他們庫房裡壓了不少的東西。
總有一些不合適的衣服。
殘次品捨不得扔,只能在庫房裡壓著。
一聽說王玉和這邊有渠道,服裝廠的廠長,把往年的舊帳拿出來算了一下。
這些殘次的東西加在一塊兒居然有十幾萬。
這筆錢要是能回到廠子的帳上,老廠長覺得自己退休的時候也算是圓滿的。
在崗位上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給廠子創造了更大的利益。
老廠長心頭一熱,立刻就趕來了。
等到老廠長從王玉和的辦公室出來的時候,神色凝重,畢竟這是大事兒。
接著剩下廠子絡繹不絕的廠長從王玉和的辦公室一一走進走出。
三天之後。
畢竟還是有人動了心思,再說更多的廠長是想到了除了王玉和之外。
縣裡面有這麼多的廠長,都有積壓產品,需要處理。
大家聯手一起做的話,上面領導也說不出什麼。
名義上對外他們就是說往北邊的城市銷售。
實際上到了那邊銷給誰他們就不管了,如果真的翻出來銷給了那些老毛子。
大家有福一起享,有難一起當。
俗話說的好,法不責眾。
還別說,十天之後,王玉和這邊浩浩蕩蕩的車隊出發了。
每個廠按照各場積壓的貨物,出了運輸隊的卡車。
組合成了一個聯合車隊,這樣人多勢眾,還有人互相作證。
20天之後,王玉和親自帶隊的隊伍終於返回。
食品廠的會議室里現在擠滿了人,每個廠的廠長現在都在會議室里。
每一家的司機已經帶回了消息,他們家的貨到了,那邊直接就銷售一空,據說來接貨的老毛子簡直是欣喜若狂。
所有的商品全部都要,根本就不求質量,也不求價格。
光是聽說這個,大家心裡都高興的不行。
按照這一次的帳面算,其實王志玉和他們食品廠反而是積壓貨物最少的他們廠只有六千多斤點心。
按照價格算下來也不過就是5000塊錢。
可是其他廠子最少的一家廠積壓的貨物都有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