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件東西,不是直接佩戴在頭上的,所以看著有點特別。
在明代,已婚的女子,出席隆重場合的時候,通常會將髮髻梳到頭頂,再戴上一個「發罩」。
「發罩」的材料多種多樣,有金的銀的,篾絲的,還有頭髮做的,就叫做「狄髻」。
「狄髻」的外面再罩上一層紗,戴上各種的髮簪,包括「分心」「挑心」「滿冠」「蟲草簪」「花鳥簪」等等。
它既能固定「狄髻」,又是貴婦們很重要的裝飾品,稱為「頭面」。
這亭閣鳳舟人物簪飾,應該是插在「狄髻」正中「分心」髮簪上的嵌飾。
只能說那兩口子是,終日玩鷹,反倒讓鷹啄了眼睛了。
這一趟不虛此行啊!
杜若心情愉悅的往家走,買了兩份腸粉,又拎了一隻烤雞回家投餵她的寶貝兒子。
剛一踏進院門,好心情就被破壞了一半,韓母站在正屋門口,對杜若喊了一句:「老二家的,你一會兒到我屋裡來,我跟你爸有話跟你說。」
杜若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做出一副生氣的樣子,冷冷的說:「行啊,我看你們還能說出什麼花樣來。」
韓母的表情一僵,等杜若進屋去之後,她著急的跑進屋裡,對韓父說:「壞了壞了,老頭子,真讓你猜對了,那封信不知道怎麼的,讓老二家的看見了。
拆信的人肯定是她,我看她那樣兒,不像是個想善了的樣子,這可怎麼辦呢?」
韓父說:「還不是都怪老三?一家人都忙,我讓他最近少出去瞎跑,在家裡等著信過來,結果你看看他,又跑沒影了,要不然那信,能落到老二家的手裡?」
一聽韓父埋怨老三,韓母不樂意了,老兒子是她的心頭肉,誰說她都不樂意聽。
韓母說:「哪有終日防賊的道理啊?我看老二媳婦本來也有心,她肯定之前就知道了,要不然能從上個禮拜開始就大手大腳的花錢了?她這就是不想過了。」
韓父嘆了一口氣,說道:「所以現在我們就被動了,試試看吧,一會她過來好好勸勸,你軟和著點,別來橫的,把人逼急了,那就麻煩了。」
韓母點點頭,這個道理她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把人逼急了,那是啥事都乾的出來的。
杜若不管他們怎麼商量,把東西放下,先拿出個盒子,把那幾樣古董裝好,她打算一堆兒都賣給大佬。
一事不煩二主嘛,至於大佬會不會多想?問題不大,她總要努力往上走的,各種各樣的猜測不會少,畏懼是沒用的。
賣給袁家,總比她到處找買家要強,找的下家越多,注意她的人就越多,還不如只賣給袁家,人家家大業大的,自己這點東西,都算不上個啥。
杜若把東西放好,炒了個青菜,把烤雞撕開,腸粉一人一盤,都弄妥當了,到隔壁陳家去接兒子。
小哲正在院子裡玩小火車,小孩子見風長,這段時間吃的好,杜若養的精細,小哲的小臉上明顯有了肉,皮膚也恢復了白皙細嫩。
他長的本來就好看,應該說他父母都長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