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終於被招認出來了。
她那個大理寺卿大舅舅,還行。
不過,五百萬兩?那可是比馬修禮自己手上的銀子還要多。
如此說來,豫州一案真正的幕後之人該是寧王才對。
『周鴻境為官二十八載,貪墨共逾百萬餘兩白銀,賄賂上官八人,名單......』
『楚承昭失蹤一案,因周鴻境未及時找到有利線索,延誤救人時機,造成楚承昭落水而亡......京兆府下轄郡縣亦有多起孩童失蹤,均已查明與豫州一案關聯,此乃京兆尹玩忽職守所致......』
嗯,周鴻境果然是個大駐蟲。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次將他查了個底掉,回家賣紅薯的機會都沒有了。
「看完了?」
永平帝見楚承奕合起卷宗,便問道。
「嗯,看完了。」
楚承奕點點頭。
雖說他早就知道寧王有問題,但沒想到真相竟是這般讓人錯愕。
五百萬兩,都用於養兵尋寶?他到底是要做什麼?
還有,長興大陸五國都有他的人手,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拿盛安國的資源交換?還是與那幾國的人達成了某種共識?
這些,怕是要等收押了寧王,審訊過後才能知曉真相。
「馬修禮的案子,你如何看?」
永平帝沒有提起寧王,而是問馬修禮。
楚承奕心中一揪,卻面色平靜的道:「馬修禮身為禮部尚書,知法犯法,殘害百姓,生祭亦非正教所為,兒臣以為該給百姓一個交待。」
就事論事,馬修禮所做之事,沒有活命的可能。
同理,寧王用了豫州運回來的大半銀錢,亦屬同案犯,更無活命的可能。
可這話,楚承奕不能說。
永平帝這人,除了被皇后迷惑的那幾年,其他時候都很重視他那些兒子的性命。
要不然,當初為了送懷王離京,楚承奕也不用上演苦肉計了。
「嗯,你說的有理。」
永平帝點點頭,背著手回了御案後面,一言不發的坐下。
楚沁姝看看永平帝,又轉著小腦袋看看楚承奕。
想不通這麼簡單的事情,這兩人為什麼打起了啞迷?
還有寧王,他尋寶的那些事情,視頻中竟然從未發現過,也不知是小葫蘆看漏了,還是哪裡出了問題。
『主人,不是小葫蘆看漏了,而是寧王從不親自出面做這些事情,咱們看他的視頻,自然看不到任何線索。』
小葫蘆感應到楚沁姝的想法,忙出聲解釋。
寧王和懷王在原書中就是針對東宮的兩桿木倉,它可不敢忽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