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不讓大理寺和刑部再繼續查下去,就此結案也不是不行。
至於寧王,他叫進宮來訓一頓,在禁足個一年半載的。
想來,也就安分了。
沒了馬修禮和周鴻境幫他籌措大筆銀錢,他哪裡還有能力瞎折騰?
「可不是,做為已經封王且有封地的皇子,怎麼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
別說那藏寶之事是否真實,即便要尋也不該跑到鄰國的地盤上去尋吶,那不是故意挑起戰事嗎?
還是早早了結了好,省的再給盛安國惹下禍事。」
王震岳越說越義憤填膺,氣憤的他,甚至差點兒將手中的棋子都扔出去。
他這是直接勸永平帝殺了寧王的意思。
感覺提到寧王就像提到哪個罪大惡極之人一般。
「王老將軍,此話怎講?」
永平帝不想殺任何一個兒子,犯了事他也不想殺。
當然,前提是犯的事,沒有給盛安國造成損失。
寧王現在,就在沒有造成損失這個範疇。
雖然有那五百萬兩在前,但在永平帝的概念里,寧王所為,一沒有手足相殘,二也沒有明著覬覦他的位置。
至於尋到寶藏之後的事,他並不想。
反正現下不是還沒有尋到嗎?
「皇上,老臣的意思是,若您所言之事查明屬實,自當按律處置。」
王震岳看出永平帝有些著急,他覺得自己的目的就快要達成了。
「若並未查實呢?」
永平帝道。
王震岳:「.....」
事情都是您自己說的,問老臣做甚?
五百萬兩都花出去了,還能無法查實嗎?
怕是您自己不想查實吧?
「怎會如此?若是大理寺和刑部查不出來,那老臣亦可替皇上分憂。」
王震岳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
他去查寧王,查出問題再上摺子奏請永平帝將寧王斬首。
如此,永平帝總該遷怒於他了吧?
「那倒不必,大理寺和刑部,朕還是信得過他們的。」
永平帝見王震岳這積極替他分憂的模樣,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之前不是一直尋死覓活的,今日怎的就要替朝廷分憂解難了?
想開了?還要繼續為朝廷鞠躬盡瘁?
「皇上,若真是牽連其他四國,大理寺和刑部人手也不夠。老臣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讓老臣也替他們分擔一些。」
王震岳極力爭取。
他是真的想求死。
查其他四國的皇家或者江湖中人,只要是與尋寶有關,說不得他不出手,只要放出風聲,就會有人主動上門取他性命。
只要不是他自戕,永平帝就不能找他兒子和曾孫的麻煩。
「你好好陪朕下棋,此事不必再提。」
永平帝並不答應,而是收了心思一心下起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