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邊環境惡劣,能用作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並不如盛安國多。
而且,那邊城池之間的距離頗遠,沙漠和沼澤就是城池之間天然的阻隔。
這般地方,得派信的過的人去治理才好。
之前那些城池便罷了,羅城不同,羅城的主官還負有收攏那些未被攻占的城池的責任。
「嗯,那兒臣明日再問父皇。」
楚承奕也沒多想,羅城以後就是盛安國在北境最重要的城池,派駐官員謹慎一些是對的。
所以,他給了永平帝一整日的時間。
「明日?此事怎可一日定下?朕不得同朝臣們商議一二嗎?」
永平帝正在心裡琢磨合適的人選,被楚承奕這句話整不會了。
都說了要思慮一番,一日時間哪能思慮周全?
「北境的事,不必朝臣插手,攻打北境時他們就沒有獻計獻策,治理北境時,也無需他們多言。」
楚承奕不管永平帝是什麼心思,北境是他和女兒合力拿下的,那些迂腐的朝臣有什麼資格指手劃腳?
「你......」
永平帝看著楚承奕,似乎是沒料到他會說這樣的話,一時有些不知該如何反駁。
朝臣迂腐嗎?他覺的還好吧。
至於獻計獻策,不是壓根就沒給過他們機會嗎?
「如果朝臣有能耐,為何盛安國到如今都沒有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為何年年都能抓出幾個貪墨的官員?為何細作猖獗到可以替代國師?為何......」
「罷了罷了,朕不與朝臣商議,朕自己想想總行了吧。」
永平帝被楚承奕問的有些頭大。
溫飽問題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貪墨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細作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怎麼到了自家兒子這裡,這些就是不可饒恕的罪孽了?
試問長興大陸五國,哦,如今應該是四國,哪個國家沒有這些問題?
這千百年來都存在的問題,怎麼就上升到朝臣沒能耐的事情上去了。
朝臣沒能耐,朝廷能錄用嗎?
「嗯,行。」
楚承奕見永平帝不再堅持,就點點頭,表示同意。
然後,就調轉輪椅,打算離開,「兒臣告退。」
「誒,怎的就著急走了,奏摺攢了好幾日,你不幫朕看,是想累死朕嗎?」
永平帝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在楚承奕面前有些心虛,但活兒干不完,他得硬著頭皮讓人留下幫忙呀。
「父皇,兒臣可沒有累死您的想法,相反,兒臣還希望您長命百歲呢,那些奏摺,您看不過來,翰林又不是擺設。」
楚承奕可沒有絲毫留下看奏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