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晚叫來許多丫鬟幫自己剝蒜剁蒜。
新鮮的大蒜並不含大蒜素,要剁成蒜泥之後放置半小時以上才會產生大蒜素。
楊晚將放置半小時以上的蒜末全都裝進裡層的蒸餾器里,加上適量的水,
將蒸餾器放進煮開的大鐵鍋中,導管包上冷水浸濕的布巾,靜靜等著第一滴大蒜素蒸餾出來。
大蒜素高溫易分解,所以蒸餾溫度不宜超過八十度,可這裡沒有溫度計,她空間裡有但又不能拿出來用,
只能用大鍋套小鍋的方法來,反正最多不會超過一百度,即便溫度控制的不精準也只會影響產量而已。
漸漸的,導管口滴出了第一滴液體,
白色瓷碗中,這滴液體呈淡黃色油狀,符合大蒜素最明顯的性狀。
第256章 試驗
越來越多的淡黃色液體在瓷碗中聚集,直到導管中不再有液體滴出,
或滴出的液體不符合大蒜素的性狀後,楊晚便又重新更換蒜末進去。
府醫的院子裡,大蒜的辛辣味久久不散。
這邊的動靜實在太大,做事從不分心的府醫也被吸引了過來。
“這就是你說的,跟你給的傷藥起同樣作用的大蒜素?”
楊晚點頭,實驗成功的她帶了點小得意,“自然是!”
府醫失笑,這陣仗弄得跟酒樓後廚似的,不是切就是剁,哪裡像研製藥的樣子。
不過他也沒有輕視,大蒜是近兩年才在建州種植起來的,
以前沒有這個食材,自然也沒研究過它的藥用價值。
這東西聽說還是這丫頭最先種植的,能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特性也在情理之中。
府醫端起瓷碗,剛想湊近一些觀察,霎時就被那股刺鼻的氣味熏得睜不開眼,連忙將頭偏到一邊。
“丫頭,你這東西是外用還是內服?”
“內服,若是外用會刺激傷口,導致傷口疼痛腫脹。”楊晚如實的說。
府醫表情一言難盡,這刺鼻的味道,光是靠近一些就熏得人難受,內服怕是夠嗆。
“你這東西得做一層臘囊,否則服用起來怕是不方便。”
楊晚也正有此意,在做藥丸這方面,府醫是專業的。
“您可得教教我,我這是第一次做藥丸。”
“小事一樁,最重要的是劑量上要有個定數,不能忽上忽下,這一塊上你心裡可有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