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原因,本地村民對外來戶的隔閡隨著時間一點點消散沒了。
………
小堂弟的百日宴剛過去三天,一隊敲鑼打鼓的官差便朝倉河村趕來,
十幾個官差身披紅綢,手中高舉捷報,捷報上寫著:
恭賀青陽縣倉河村楊明韜老爺高中舉人。
官差身後還跟了一隊舞獅的技人,一邊舞獅一邊放著鞭炮,聲勢浩大。
報喜隊伍後面墜了長長的一群村民,是附近幾個村聽見動靜好奇跟過來的。
“誒,你們有誰認識這個舉人老爺?”
“我不認識,聽說是倉河村的,我家在平川村,離倉河村還隔著四個村呢!”
有人詫異道,“不會吧?你們竟然不認識這個舉人老爺?你們平日不出門的麼?”
“什麼意思?這跟我們出不出門有什麼關係?”
知情的村民問道,“倉河村楊家你們知道嗎?”
毫不知情的兩個村民搖頭,“不知道。”
“這你們都不知道?你們外地來的吧?”
“你咋知道我是外地來的?我來投靠親戚,剛來沒兩個月。”
“我也是,我剛來一個月。”
“難怪,倉河村楊家的名頭,只要是青陽縣本地人都知道,”
“建州最有名的辣椒你們知道吧?”
不知情的兩個村民點頭,“這我們倒是知道。”
知情的村民得意道,“辣椒就是倉河村楊家種出來的,不止辣椒,還有土豆,玉米這些糧食也是,”
“咱們現在能吃飽飯,能憑著辣椒過上富足日子,全靠倉河村楊家!”
“連當今聖上都御賜了一座牌樓用來讚譽楊家的貢獻,”
“那個牌樓就建在楊家大宅前,建成時建州的所有達官貴人,鄉紳豪士幾乎都來拜牌樓了呢!”
“這麼厲害!舉人老爺姓楊,你的意思是說舉人老爺出自楊家?”
“對,沒錯,就是出自楊家。”
不知情的村民又問道,“舉人老爺多大年紀?我老家從前也出過一位舉人老爺,”
“那位老爺五十二歲才考中舉人,即便如此,也是我們那一片百年來的第一位舉人老爺,”
“宗族為他辦了好幾日的流水席,與舉人老爺同宗族的人出去都會被高看一眼呢!”
他的這番話惹來了周圍人的注意,不等剛剛同他解釋的村民開口,便有人湊過來道,
“你猜猜咱們楊家的舉人老爺有多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