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葉青牽著小紅在湖邊慢慢走,微風輕輕吹拂,陽光和煦,時不時被白雲遮擋,又露了出來。
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
這湖水很深,靠近湖邊時而被風吹的往岸邊涌動的湖水還算清澈,可不過再往湖裡兩步的距離,湖水就從清澈變成了湛藍。
兩步距離,便像是斷崖一般。
深湖和深海一樣神秘,誰也不知道底下究竟有什麼東西。
特別是這種,在高原山上的湖泊。
這湖泊位置的海拔她也不太能確定,但肯定是要比草甸和梅山那邊都要高。
這一片對於小紅來說已經很熟悉了,趙葉青就放開了韁繩,讓它自己找草吃。
前段時間的狂風,吹折了不少斷枝,包括一些不到一年的小樹苗。
趙葉青找了一根又長又新鮮,還有韌性的回來,在湖邊又薅了一把蒲葦。
蒲葦杆子有韌性,趙葉青用蒲葦杆子幾下就編了一個小簍子。
她的手藝不是很好,匆忙編織出來的工藝比較粗糙,中間很多縫隙。
不過用來捕魚也夠用了。
簍子只有一個礦泉水瓶的大小,把木棍從上到下,別幾下插進簍子藤條之間的縫隙中卡緊了。
湖灘的沙地上不缺魚餌,趙葉青挖了幾條蚯蚓,還捉了好幾隻蛐蛐,全都塞進簍子底部得藤條縫隙中卡住。
抓起木棍,把簍子送到湖水裡,往下幾分。
木棍不像竹子,韌性沒那麼好,對於水下的情況感受不到太多。
趙葉青數著時間,快到一分鐘的時候,就馬上把簍子提起拽了回來。
提起的瞬間,簍子裡的湖水從旁邊的縫隙漏出,拽過來後,她探頭往裡一看。
三四條巴掌長,三指寬的魚在裡面活蹦亂跳。
估摸著有六兩的樣子,看起來像是某種鯉魚,又和市場裡的賣的不一樣。
估計是這湖裡平時不太有人會來釣魚,也可能是因為西面開發成旅遊景點,禁止釣魚的原因。
這魚格外的傻了些,鑽進簍子就出不去了。
想來這湖以前也是有人來遊玩的。
她剛才摘蒲葦的時候,還撿到了一個被湖水衝上來,褪色了的塑膠袋。
趙葉青把那個塑膠袋子洗乾淨裝了水,再把魚放進去。
打算如法炮製的又下一簍子。
這次她沒有選擇原來的位置,找了個有水生植物的地方,正好這裡還有一個小溪的分流口。
趙葉青在分流口前面,被植物遮擋的地方把簍子插進水裡。
這裡水比較淺,容易倒映出人影。
她往後退了幾步,等了兩分鐘才過來看簍子。
裡面十幾條小柳根魚爭著咬簍子下的魚餌,感覺到頭頂被陰影籠罩了,著急忙慌的想跑。
可魚擠魚,根本跑不出去,只能悶著頭往簍子底部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