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偶爾炸東西吃,也足夠消耗一年以上。
趙葉青現在不能做重體力活,大幅度的動作也儘量避免,等穆奚把榨油工具的設計圖紙畫出來,又去把製作工具的木料給砍回來之後,趙葉青才坐在一邊幫著用小刀削些木頭零件。
做木工開工之前是一定得畫圖紙的,精準到每個角落的尺寸才行,直接上手就能把大件工具做出來,甚至房子都能蓋出來的那都是扯淡。
沒有足夠的經驗,就算有了圖紙,也經常得修修改改才能對上。
趙葉青就是對木工的經驗不足,這次好好的體會了一把難處,做出來的零件半數都得重新返工。
榨油的工具很大,他們這管那東西叫油床。
在她的印象里,那是一個起碼三四米長的大木頭疙瘩,中間有個縫隙,橫著縫隙中間豎插著好幾根長長的木柱,有的木柱已經長到支了出來。
榨油就是通過用懸掛的石頭或是木頭,用力擊打木柱擠壓菜籽,就能把油榨出來。
還能透過縫隙看到裡面圓圓的菜籽餅或者茶籽餅。
菜籽要想榨出油,就得碾碎了上鍋蒸,再做成餅放進去榨。
趙葉青做完了小件的木質零件,想說她來把曬乾的菜籽再炒干水分。
穆奚不讓,怕她揮動鍋鏟又把胸口給扭了。
最後只能放穆奚炒完了菜籽,趙葉青把牛牽出來磨油菜籽。
以前的油坊都是用一個超大的圓形磨盤,那磨盤不用人力也不用牛,只需要一個水車就能把磨盤推動。
現在家裡沒有那種,條件不允許也用不上那麼大的,穆奚就搬了兩塊大石頭回來弄了個凹槽石磨。
直接把菜籽都倒進凹槽裡頭,在用牛來迴轉悠,把菜籽都磨成粉末。
這點菜籽,要是她沒受傷,兩人合力用石碾子一會也就弄完了,現在弄個這麼大的石磨,還得用牛來拉,實在有些大材小用。
穆奚道:「這次是因為減產了,遇到了雨季和高溫,要是正常情況下收穫的絕對不只這一點,到時候反正也得做,趁現在有電,乾脆就做了。」
他這次回去拿電鋸正好能把樹砍回來做榨油工具,加上旅遊區還有一個切割機,啟動的時候有個圓形的刀片會轉動,能切割木頭又能切割石頭。
他做了木質的油床,就想著乾脆把磨盤也做了,趁著現在這季節太陽大,電量補充的上。
要是等後續不熱了,再想用這些電動工具就麻煩了。
趙葉青被說服,拿著草指引牛拉磨。
磨出來菜籽粉後的工作她也能幹,就是把粉都拿去蒸熟。
高溫蒸製能讓菜籽粉里的油分進一步的析出,後續的出油率能更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