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餅外頭的白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在中醫里被稱為柿霜,能治喉嚨腫痛和慢性支氣管炎,入口帶著絲絲涼意,穆奚把不少柿餅上的白霜都收集了起來,留作藥用。
涼風吹過來灌進衣領子裡,趙葉青即使喝著熱茶也不禁打了個寒戰。
穆奚拿了一條圍巾給她加上,「進廚房來吃,別在外頭,會著涼。」
趙葉青依言往廚房裡走,不忘問了一句,「今天多少度了?」
第290章 秋收紅薯
穆奚在廚房裡忙活煮豬食,廚房裡頭燒了火,溫度比外頭高了不少,表上的數字做不得准。
趙葉青把手錶放在外頭的窗台上,等吃飽了才拿起來看數字。
8攝氏度。
這氣溫可降得真快。
兩人把牲畜餵完,拿著鐵耙和鋤頭下地去。
收紅薯也有說法,先挖開再拎著上頭的紅薯藤抖落抖落,將紅薯果實上面的泥巴抖完了才放在簸箕里。
下鋤頭也得格外小心,不能把紅薯挖斷了,破皮了也不行。
這紅薯一旦破皮就會發霉腐壞,表皮完整才能儲存得久。
這可是家裡幾頭嗷嗷待哺的野豬一整個冬天的口糧,發霉了就只能餓肚子了。
現在這天氣做農活,只要不碰水也算是好天氣。
彎腰在地里忙活半小時身子就熱了起來,暖烘烘的,不冷也不會出汗。
一大片地的紅薯一天是收不完的,挖開一半就先收一半,第二天再挖另外一半,免得全都挖開了收不完,早上的時候起了山霧又有露水,容易受潮發霉。
收回來的紅薯還得曬一曬,把表皮都曬乾燥了一些再放進地窖儲存,能讓紅薯保存的時間變長。
趙葉青拿著扶貧農村種植講解大全,把上頭關於紅薯的注意事項念了一遍,兩人心中都有了數。
這紅薯收回來放原先的地窖肯定放不下,放在養殖地下室又怕溫度環境不穩定容易發霉。
原先的計劃是用木箱保存再放在養殖地下室,木箱能保證裡面的溫度和濕度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可沒想到這產量比預計的高了不少。
全部紅薯收完在院子攤開都曬不下,第二天收完後就直接在地里攤開著晾曬,傍晚才全都收回來。
粗略估計得有三千來斤。
趙葉青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還能種出這麼多紅薯,看著面前烏泱泱的紅薯眼神都發直了。
「這麼多該放在哪兒啊?」
商量了半天,最後兩人只能把地下室用來養豬的豬圈旁邊的空間也挖出來當儲藏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