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出來買自己的鋪子,是個明白人。
宋夫人卻還在擔心自己的女兒,抱怨道:「玥娘從小性子就莽撞,不懂讓人,這是天生的!咱們努力教導多年,好不容易好了些,結果一嫁進英國公府又被趙氏教壞了。」
玉岫:「但英國公夫人真心對她好,咱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且人常年在英國公府,她們不好經常上門訓斥,便只能時不時寫信教導,只是收效甚微。
宋夫人嘆息,「趙氏這個人脾氣大,平日裡我都要順著來,免得她因此對玥娘心存不滿。」
而後氣道:「折氏才是英國公府的大少夫人,將來遲早是要接過英國公府的,趙氏讓玥娘現在跟她搶,等日後分了家,難道還要玥娘去給大哥大嫂掌家麼?」
外人一看就明白的道理,偏自家這個傻丫頭不懂,還覺得自己搶贏了很得意。
宋夫人說著說著不免對趙氏也埋怨起來,「若真是心疼玥娘,就該是咱們兩人這般為她著想,而不是讓她做個靶子。以前是跟大折氏爭,如今又是跟小折氏。」
玉岫寬慰:「萬幸大折氏和小折氏都是明理的,我看啊,人家兩姐妹都不願意搭理她呢。這般也好,沒把人得罪透了,她在前面惹禍,咱們還能給她收拾收拾爛攤子。母親,我看小折氏這個人可交,兒媳往後還想請她來家裡吃吃茶。」
宋夫人也是這個意思,「不管她身世如何,如今人家已經有造化嫁進了英國公府做大少夫人,除非不幸走了,否則就是正正經經將來的英國公夫人,你結交她是對的。」
玉岫得了令,辦起事情來得心應手,折綰還沒寫信回她要不要做這個掮客呢,她已經盤算著能把桂淵街哪些好鋪子給她了。
另外一邊,折綰拿著玉岫的信也沒糾結,笑著道:「咱們碰見心軟良善之人了。」
素膳卻猶豫,「她到底是三少夫人的娘家人,會不會有詐啊?」
折綰循著記憶:「這個人,跟普通的女子有點不一樣。」
她記不得玉岫太多的事情,記得的也是三少夫人不斷跟她炫耀自家大嫂嫂如何如何,炫耀的多了,讓她對玉岫實在是歡喜不起來。
但確實不討厭她,甚至有些敬佩。這個人是有大義的。
她還記得五六年後勛國公府突然就被抄家了,說是兼併土地,蓄養私兵,勛國公府的女眷們死的死,發賣的發賣,整個京都城裡沒人敢去幫扶,只有她站出來為她們收了屍體,打點了後路。
就憑這一樣,折綰也願意相信她是個真好人。何況後來自己都死了,也用不著真心實意哭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