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姐兒就看向升哥兒,升哥兒無可奈何的道:「是,阿娘跟那位鳳勤伯府的姑娘見過幾次面,知曉她被個妾室欺負後,便上門去吃茶,想要給她做面子,誰知道妾室囂張,竟然敢去阿娘面前顯擺,被阿娘抓住就打了一頓。」
是真打。
鳳勤伯當時臉色難看極了,還是外祖父出面才擺平此事。
瑩姐兒好笑,「真真是……」
宋玥娘看過來。
瑩姐兒:「真真是為民除害了,身懷義氣。」
宋玥娘舒坦了。瑩姐兒好奇問,「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怎麼我不知道?」
她跟宋玥娘也是時常通信的。
升哥兒,「就前兩月。阿娘估摸著你要回來了,便沒有寫信去……也沒有寫信給父親。」
到底是怕父親罵人。
宋玥娘就問瑩姐兒:「怎麼樣?比起你大伯母——我跟她,誰更有俠肝義膽一些?」
瑩姐兒納悶,「怎麼這般問?」
升哥兒:「京都的人都誇大伯母有義氣。」
指對孫家姨母,還有京都其他人家。
這些年,京都各家在閩南的茶園和地可沒少托大伯母辦事的。大伯母都應了,辦得滴水不漏,很是得人誇耀。
阿娘就存了要比的意思,也開始「助人為樂」了。
大舅母為此還來訓斥過阿娘,可阿娘卻道:「我辦好事,也不全是存著攀比的心思,我本就憐惜弱小嘛。」
大舅母這才嘆息道:「行,你喜歡就好,只要不被人當槍使。」
鳳勤伯家的事情,不僅宋老大人出手了,玉岫也插手了,出面將事情辦妥,但卻沒有訓斥宋玥娘,而是道:「不論最初緣由是什麼,但也算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裡,升哥兒無奈的道:「阿娘做了一回俠客,便想做第二回,眼巴巴的四處去打聽誰家有受欺負的人要幫忙,被外祖母和大舅母知曉之後,一人拎著一根雞毛撣子上門訓斥。」
宋玥娘臉色不好,「這些事情說什麼!沒得丟臉。我都多大了——」
母親和大嫂嫂卻還當她是孩子。
她嘆息,「我就是想做點好事。」
瑩姐兒聽得直笑。她看看窗外,日頭還早,便站起來,「我久不回家,還要去各房拜訪二伯父二伯母和其他叔父嬸母們。」
宋玥娘就臉色變了變,極為不自然的道:「你不要去四房。」
瑩姐兒:「到底怎麼了?」
宋玥娘:「沒怎麼……」
升哥兒無奈的道:「四叔父和四叔母那邊肯定是要去的,阿姐是晚輩,怎麼能不去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