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夠,再多來幾次呢?
總會對人們產生深刻的印象,陛下是至高無上的,是真龍,是天子。
還有些地方諸侯漸漸做大,為何總喜歡在史書中在早已滅亡的舊朝里,給出身貧寒的自己尋一個『祖宗』?
他難道就喜歡給人當孫子?
並非如此,只是為了給自己尋一個名義罷了。
就譬如史書中總有人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子去起義,去割據一方,說白了就是給自己尋一個合理的法理性。
這東西看似無謂,但當你有了這個東西以後,別人若想來打你,就需要更高一等的法理來壓制你,才能師出有名。
而沒有這個東西,隨便一個人都可以罵你逆賊反賊,打著誅反賊的旗子來討伐你。
就譬如許多人在每次大戰前,都會寫一封檄文。
檄文是用來做什麼的?
自己人寫給自己人看的陳詞濫調?
當然並非如此,除了鼓舞士氣外,更多的還是昭告天下,自己此番挑起戰火,是師出有名的,是為正道。
回歸正題。
元貞如今建立的這個新朝,其實並不具備法理性。
當初解決那些舊朝廷官員勛貴,是以勢壓人,是劉儉拿出的那封含糊不清的手諭。
那封手諭里,宣仁帝雖贊了元貞和楊變,但並沒有明說將皇位傳給二人。
當然,手諭是為假,元貞完全可以寫一封將皇位傳給二人的手諭,可如此一來,手諭的真實性就大大降低了,太容易讓人質疑。
歷來就沒有把家業傳給女兒女婿的,更何況是一片江山,哪怕這片江山已千瘡百孔,急需人來縫補。
說給尋常百姓聽,百姓都不信,更何況是那些人精。
所以只是一封臨時託付的手諭,彼時才最能取信於人。
這也是當初為何元貞一直等到最後,才讓劉儉拿出那封手諭出面定局的原因,之前還要耐著性子看那些人唱大戲,不過是因勢利導罷了。
此番,北戎打著和談的旗子,要放一些原昊國皇族之人回來,完全就是為了膈應元貞和楊變來的。
因是當著天下的面,眾目睽睽之下,他們無法從根源上直接殺掉那些人來解決問題。
而一旦讓這些人回來,底下那些被她已經壓下去的人,此番恐怕又要再起心思。
眼前這些坐在堂上的人,元貞有信心不會背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