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員瞬間回過神來,吞了一口唾沫,手執筆道,“在我這,陸大人這是要告什麼?”
陸少虞看了一眼四周圍過來的百姓,隨後將手裡的血書高舉:“我要替孟國公申冤,孟國公大義,從未謀反,我手中有證據。”
此話一出,底下的人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地在討論這件事。
鼓員聞言,腿腳哆嗦,這孟國公一案,皇上不是已經交給陸大人親自審判了嗎?
有結果了,直接呈給皇上便是,這......這在登聞鼓前告狀為何?
難不成,陸大人是不相信陛下,這是在告聖上?
第246章 真正的勇士
鼓員提筆許久,遲遲未下落。
陸少虞說完,便看向他:“寫完了嗎?”
聞言,鼓員只得加快將文字如實記錄了下來。
片刻後他點了點頭。
陸少虞見他寫完,揚聲走下登聞鼓台道,“先前說孟國公謀反證據有二:一是他私自出關;二是他暗自寫信串通廣昌王欲意謀反,企圖攻打京城。”
“我這有證據證明孟國公並非如此。”說著他將手裡的證據一一拿了出來.
"據我所查,孟國公之所以出關,是因為軍糧告急,而麗夏人仍在攻城,情急之下,他只能前去隔壁幾個縣城籌糧。"
“這裡是證據。”他邊說邊往百姓走近,舉著手裡的東西給圍觀的人細看。
“我手上拿的這封信是孟國公寫給次子的家書,裡面清楚記載著當日他去籌糧了,而這本藍底的冊子則是孟國公自己做的記帳簿子,裡面清楚的寫明他借了玉林、玉清、玉慶幾家富商的糧食,所借幾筆,什麼時候借的都寫的一清二楚。”
圍觀的百姓,立即上前看了起來,由於靠近書院,也有不少讀書人,就著字他們點了點頭。
確信道:“確實如大人所言!”
“至於那封謀反的信,所寫內容都在我手上,我已和孟家二郎確認過了,他指出信中字跡不是他父親所為,筆者極力模仿孟國公的字樣,意圖栽贓陷害。”
“但不知的是孟國公雖英勇善戰,卻不善筆墨,所上書之字都是由孟國公心先寫,然後心腹曹先生再按照他的字樣再進行謄寫,此點大家可查看我手上這本《蒙南奇略》,這本書是昔日孟國公大破蒙南人時所作,意在為武學子們提供打仗思路,此封信和這這本書的字跡是一樣的。”
“而孟國公真實字樣是我手上的,他寫給孟家二郎的家書,還有他自己寫的帳本,從這可以看出孟國公的字跡筆力不夠,筆觸也不夠鋒利,雖曹先生寫字時有刻意按照孟國公用筆習慣來寫,但終是筆力更勝一籌。”
“那栽贓陷害之人,不知其事,便隨意按照曹先生的字跡臨摹,由此寫出了這樣一封謀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