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石碾子」實在太粗糙,想磨玉米面費功夫不說,浪費也多,還磨不出那麼細的。
獨輪車兩側架了兩筐玉米粒,足有上百斤。筐簾上蓋著厚厚的紅薯藤,車架邊也堆滿了,同樣也有上百斤。
曬得乾乾的紅薯藤,冬日裡餵牛餵豬都是極好的,他們要送給村長家。
冬冬穿著淺藍紋細布薄襖和薄棉褲,坐在車前架上,被莫非一路推到村里庫房那兒。
庫房前有個很大的場子,碾子就在場子邊上,村里集會、議事也都在這兒。
秋收的玉米高粱黍米等,曬得乾乾的,再磨成細粉,吃起來口感好些,能烹製的花樣也多。
現在,場子裡就熱鬧得很,好幾家放了籮擔在碾子邊等。
田裡地里慢慢都閒了下來,天還不是很冷,日頭大大的,其他人哪怕不磨什麼,也愛聚到這裡嘮嘮嗑嗑。等到干坐了凍腳時,大夥才會聚到家裡檐下,烤著火說話。
大石板子、木樁子、自帶的小凳子,有什麼坐什麼。家裡娃兒沒事也跟著來,大人嫌他們鬧騰,又說跑來跑去把灰都揚進細面里了,將娃兒們趕到遠遠的場邊玩去。
良柱跟著幾個大點的孩子在玩竹馬。
每人褲襠里夾了一根長長的棍子,嘴裡嚷著「駕、駕」,看誰的「馬兒」跑得快。他人小腿短,輸了兩回,同組的就不要他了,只得怏怏坐在一旁。
莫非看到良柱嘟著小嘴看別人玩,心裡怪不是滋味的,他喊了一聲:「良柱。」
良柱居然還不好意思,慢慢站起,咬著嘴不喊人。其他孩子看到莫非過來,又看看他堆得山一樣高的獨輪車,有些犯怵,一個個停了瘋跑。
莫非扶了冬冬下來,兩人走到良柱身邊,摸了摸他的頭:「可是跟爺奶來的?」
「恩,」良柱點點頭,指指碾子那邊,說:「磨,高粱。」
莫非靠得這樣近,良柱還不及他大腿高,也沒他大腿壯,心裡怕得很,話都不敢多說。
第119章
冬冬輕輕推開莫非,彎下腰,虛虛摟著良柱,笑盈盈地說:「良柱比他們都小,肯定玩累了吧?咱們吃些東西,長高了,跑得也快。」
他向莫非伸出手,接過莫非隨身帶的布袋,掏出箬葉包,摸出一根薯餄遞到良柱嘴邊:「這是你莫叔第一次炸的,良柱幫我們嘗嘗,味道可對?是不是炸老了?」
薯餄算是鄉下人家年底最常吃的零嘴,待客哄娃少不了它。
紅薯挖回家,洗洗乾淨,切塊煮爛,再搗成泥,有的人家還會拌些糖,再倒入木模中壓實成型,最後切成小條曬乾。
曬乾後的薯餄基本就能吃了,帶著紅薯自有的甜味,很有嚼勁,大人小孩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