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對話框的置頂是「笑看春秋」,即徐澤本人,雍正頭像後的最新發送,顯示著:「應該不會成功的」。
趙書今認為會給自己發消息的人,一般對話內容都為傳送文件之類,或者暫時記錄重要訊息。很少能看到徐澤這種自說自話,自我聊天的類型。
他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開了徐澤這個置頂的對話框。
這個自言自語的界面里,顯示著今天發送的「應該不會成功的」和「要不問問試試看」,往前滾動,便看到一個月前的「答應他吧」和「不答應他」一類的奇怪問答。趙書今想,徐澤當時大概是在糾結些什麼。
他帶著疑惑繼續上滑,期間也看到了一些考試的文件和複習資料,書今才覺得正常了一些。
他沒滑多久,時間線就跳到了今年三月以前。趙書今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有些想要窺探當時徐澤的心理的,用以提高複合的可能性。
可奇怪的是,三月以前的記錄並不像之前是文字,而都是對話氣泡框。
書今戴上耳機,點開一個氣泡聽了,是徐澤說的「書今,你今晚回家吃飯嗎,我做了油燜大蝦,清炒菌菇...」,趙書今聽完便知道,這是一條徐澤要發給自己的訊息,可是他為什麼不直接發給自己,而是要發給這個置頂帳號呢?
趙書今一頭霧水地點開了第二條語音框,卻發現徐澤重複地說著和上一條相同的話,只是這一條有的字念錯音,是有點不標準的普通話。
趙書今慢慢蹙起了眉,點到了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徐澤說的都是重複的內容,唯一不同的是,第五條的普通話有好幾處很不準確。
書今在這一瞬間突然有了荒誕的猜想,會不會徐澤在三月以前,通過手機發給自己的所有訊息,都是要這樣說了五遍以上,才將最終練好的版本,發送給自己?
趙書今握著手機深吸一口氣,他慢慢地一條一條往上聽,才意識到徐澤練習五遍左右都算是少的。而這些對話的內容,有的他有一些印象,有的卻記不清楚了。
直至書今聽到了一月底的一條語音,他的心跳便再也無法平靜下來。因為這條語音很長,有三段,每段都足足有一分鐘。
趙書今於今年年初,去看周景言話劇的時候,不小心在包廂里公放了一小段,徐澤普通話考試的命題內容,叫做《我的朋友》。
就是這段在書今的朋友間,惹發鬨笑的文字,徐澤從頭至尾,將這三段一共練習了五十多遍,才將最終自認為比較體面,比較正式的版本發送給趙書今。
書今聽了幾條便拿下耳機,陷入了無盡的茫然。他不記得徐澤的普通話是什麼時候變好的了,只知道每次提到普通話的事,自己都會強調徐澤說方言的不合適,表明自己很不喜歡。但他從未想過,徐澤會用這種方法來進行練習,為的只是在和自己通話時,不被嫌棄,或者被接納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