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師傅,若是沒有你的提醒,恐怕我就貿然開始了,到時候……”裴清說到最後沉默了一瞬,甘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說自己沒有做什麼的話,那豈不是和自己剛才的話相違背了。
送甘方離開後,裴清沉思片刻,決定給京都去一封信,說說煤炭的問題,必須在煤炭開採利用前先做好限制,避免一些人鑽空子。
當天晚上,裴清就一直都在斟酌這封信要怎麼寫,這時候裴清就感受到了不在京都的不便利。
如果他這時候是在京都的話,那這封信早就寫好了,真有點什麼需要補充的,直接進宮去和皇帝說就是了,可是在葉茲,這信一來一回,快馬加鞭也要七八天,太耽誤事了。
所以他這封信現在要好好寫,儘量寫全寫完整,別管後面能不能用上,先寫上比較好,總好過皇帝那邊需要信息他卻沒有寫,然後再來信問他比較好。
裴清感嘆的時候,京都內,皇帝也在感嘆裴清的離開。
說實話,裴清剛離開的時候皇帝還沒什麼感覺,可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當科舉制被拿出來後,皇帝就越發地想念裴清了。
和裴清猜測的差不多,科舉制的雛形被拿出來後,一下子就讓整個朝堂都震動起來,原本還有官員在說裴清和厲王的事,這下所有官員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科舉制上面。
一些從底層上來的官員對於這個科舉制很是支持,畢竟如果還是原來的選拔制度,他們家中的人想要當官那是千難萬難,而且他們還算是改朝換代後才有了這個機會當官,但是只能算是一些特例,儘管這個特例多了些,可隨著朝政平穩,他們這些特例也會越來越少的。
畢竟和世家相比,他們沒有獲勝的可能,也沒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可要是有了這個科舉制,儘管學識水平和世家教出來的人比會差一些,可他們也是有了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放在之前,他們連機會都沒有。
而一些世家出身的官員則是極力反對,科舉制對他們的利益侵害可不要太大了,以往的選拔制度,只要是世家出身的,你捧捧我,我推推你,家族子弟想當個官很是輕鬆,可要是多了這科舉制,和他們競爭的人就多了很多。
儘管世家子弟當中才能出色的人自然是不怕這些的,可誰家都有幾個沒什麼真才實學的人,科舉制就讓他們上升的道路徹底中斷了。
雖說皇帝並沒有說之前的一些選拔手段是不是徹底廢除,可顯而易見,有了新的選拔手段,之前的選拔手段能提拔的人選自然要減少,這些減少的份額自然是要先從優秀的人里挑,那家族裡為了挑出合適的人選,怕是也要鬧出一些矛盾來。
皇帝本以為很快就能開始討論科舉要考哪些方面的學識,沒想到朝堂上還在為科舉制而爭論不休,都沒有進行到下一步,這就讓皇帝有些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