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誠意感動,前來投奔的人不少,更多的是好說妥說都不肯過來的。如果對方絕意不來,拓跋真就乾脆把刀架在對方脖子上,很有你不來投奔我,我就一刀砍死你的架式;而且你們既然不幫我,就去死吧,省得去幫別人。
有幾人是硬骨頭,還真的伸長脖子讓他砍,氣得年輕氣盛的拓跋真差點下死手,最後還是朱蘇留了餘地,把場面圓了回來。
此情此景被人添油加醋的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太傅耳里,令他愕然,撫須搖頭。
馮太傅讀書一輩子,所遇之處都是禮賢下士,聽的都是三顧茅廬的故事,從沒見過這種把刀架脖子上,逼迫讀書人過來效力的事。
他特意找到拓跋真,斟酌再三道:「少主,對讀書人要以禮相待,不可如此逼迫,方能收買人心。」
拓跋真不以為然:「太傅,當年太祖南鄭王拓跋熏,為了讓一代才子賈裕歸順於他,差點屠城;最後城裡人把賈裕綁了出去,獻給了太祖;賈裕終成一代名臣,開創了南鄭的盛世。」
原來南鄭江山的穩固就是用逼迫方式得來的,先祖用得,他也能用。
拓跋真又道:「若太祖當年不用這種手段,怎能得到良臣?南鄭又如何興旺發達?」
所以啊,人才也是逼出來的。若不去逼逼這些人才,怎會出山幫忙呢?怎麼能打造出一個太平盛世。
他一個落魄的皇孫沒錢沒地盤,單靠一個空劃的大餅,有幾人能信?!不靠這逼迫的方法,還能靠什麼方法?再說,只要人過來了,他自會以禮對待。
「可這樣終究收買不到太多人心,會讓人反有逆反心思。」太傅覺得還是不妥。他飽讀詩書,深知讀書人一向清高,吃軟不吃硬。
拓跋真正色道:「孤逼迫十個人過來,走了九個,只餘一人效力,孤也是覺的值得。孤的目的就達到了。」
太傅被少主的說法震住了,還想為讀書人的臉面,再說些什麼。魏尚書拉住了他,讓他謹言慎行,莫多管閒事。亂世中,少主的做法也不算太出格。
馮太傅想想也是,少主也只是虛張聲勢,並未動真格,也就由他去。碰上有讀書人痛罵南鄭王做法,他則親自上場,洋洋灑灑寫出一長篇大論,將別人家的鬼話駁的是一無是處。
拓跋真握著太傅寫出的千字駁文,熱淚盈眶,師徒終究是一條心。太傅雖然不理解他,但終究還是支持他。
在這種你若不來,我就提刀砍人的祖傳方法下,南鄭確實來了不少人。但是有多忠心,就不知道了。
在此期間,朱蘇有戰事就會出去,沒事就陪著少主學習。只要他在,拓跋真就是心平氣和;如果不在,拓跋真就會心神不寧,老是走神。連老態龍鐘的太傅都看出了,他雖然老,但眼睛不瞎。
他勸拓跋真,道:「少主你從小都是朱侍衛帶大的,已習慣他的培伴,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好男人志在四方,少主也不能過多的依賴朱侍衛,得自己撐起這個天下。」
道理拓跋真都懂,只是重活一世,朱蘇在他心中不知不覺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一天沒看到他,就覺得心裡空蕩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