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盛終究還是被厚葬,南鄭王下旨說他功大於過,在代勝城舉行了一個風光厚葬,建了一個衣冠冢。
他的屍體留在鄴城,沒能回來。他的頭顱被葬回了老家牛川,李岳在他的墓旁邊搭了一個小屋子,日夜守著。
走之前,拓跋盛的遺孀雲那交給李岳一個小盒子,讓他下葬好後才能看。
等一切都搞好了,他鄭重打開盒子,裡面只有本發黃的小冊子。每一頁每一行全是他當日所做的事,甚至一個笑容,都被拓跋盛寫進去了。他識字不多,很多不會寫的字都用圖帶過;一頁看下來,勉強能猜出寫得是什麼。
「李岳今天笑了。」
「李岳今天吃了很多果子。」那個果字不會寫,就畫了一顆樹,上面掛著圓圓的果實。
「李岳今天去釣魚了。」釣魚兩個字不會寫,就畫了一幅一條掛在鉤上的魚。
「李岳今天生病了。」病字不會寫,就畫了一個小人躺在床上。
「.....」
「傻瓜,這麼大的人還不會寫字。」李岳看著看著,輕笑著,眼淚卻又流了出來。
他的將軍用自己笨拙的方式愛著他.....
雲那傷心過度,重病一場,沒多久也走了。本來他們夫妻應該葬在一起的,但云那留下遺書,懇請南鄭王找個好人家,把孩子帶大,並說不想離孩子太遠,於是就近葬在拓跋盛的衣冠冢內。
拓跋俊被南鄭王收為義子,交由盧蘭一起照顧,與拓跋儀一起長大。
......
六月,拓跋真建天子旌旗,改元天治,定國號為鄭,正式稱帝,史稱大鄭王朝。
這一年,大鄭開國皇帝拓跋真年僅十九歲,朱蘇二十八歲。
之所以不用上輩子國號,出自拓跋真私心。一是南鄭帶有方位偏向,他劍指中原一帶,不能單用南字;二是他不想再走一遍上輩子的老路,希望這輩子能跟朱蘇長長久久。
全面進攻後燕被提進了日程。
大鄭王朝的准都城龍城也在加緊建設中,營建宮殿、宗廟、社稷。
天治元年八月,拓跋真親率三十萬大軍南出馬邑,攻打後燕都城五原,朱蘇陪著他;同時又命秦震率十萬大軍進攻後燕大後方幽州;另外命陳述率十萬大軍進攻後燕重鎮信都。
鄭國大本營代勝城則留了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
他一反平時打戰的偷偷摸摸,大張旗鼓。一進後燕地盤時,就命人擊鼓而行,雷聲震天,隊伍連綿不絕,一眼望不見頭,足足有三千多里。
大鄭軍隊兵強馬壯,紀律嚴明,一路過來,震憾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