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暫的休整了一日後,初十一早,謝見君提著考籃又入了貢院。
這第二場,考的是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經由夫子數次指點,他一路答下來,還算是順暢。
其實不然,三場鄉試最為注重的是首場的經義題,後兩場的策論只要行文通暢,落筆工整,引經據典均為屬實且避其忌諱,在主考官那兒都能掛得上號。
初十四的末場為試經史時務策五道,在此之上還加了三道算術題。
謝見君拆開考卷時,先行將題目從頭到尾都掃了一眼,見著有算術題才寬下心來,心道夫子和山長的消息來源果真是可靠,但聽著考場中隨處都是考生們的嗟嘆聲,他又不免有些唏噓。
並非所有考生,都能從先生那兒提前得來這「算術復興」的消息,從四方鎮過來的盧笙也是首場考試結束後經他提醒,才悶進書鋪里臨時抱佛腳,翻看了幾天的《算術簡章》,但也有部分來自於閉塞地方的考生,乍一見到這突如其來的算術題傻了眼。
「肅靜!」。
巡邏的府役厲聲呵斥,原是雜亂的考場霎時都安靜下來。
謝見君深吸一口氣,借著研墨的功夫將那五道試經史時務策大致通讀一遍,理清思路後,再利落地提筆作答。
題量不多,加之他在時間上分配得均勻,第一日就將這五題答完,晾乾考卷上的墨汁後,都擱放在一旁收整好。
天色漸漸昏暗,他問巡視的府役要了碗熱水,將干餅子泡軟了,湊活吃上幾口便歇下了。
只等著第二日起早,養足了精神頭,才開始專注於算術題。
前兩道是乘分和經分題,只肖的看懂題目,將自己熟悉的解題步驟,轉換為當代通行的文字即可。
第三題是追及題。
所謂的追及題,便是後世上學時,曾在課本上學過的甲乙二人,速度差與路程差的題目,不外換成了善行者與不善行者。
謝見君掃完題目後,一時沒著急答題,而是用手指沾了水,在案桌上輕輕地比劃了幾筆,抬眸見巡考府役懷疑的目光,不住打量著自己,他抬袖一抹,案桌上的水漬糊作一團,再看不出旁的來。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考試用的草稿紙,到末了時都是要被收回的,還要經專人檢閱,以防有考生作弊或者給旁人傳閱答案,擔心被考官瞧出了端倪,他象徵性地在草稿紙上,又胡亂寫了幾筆步驟,才仔細謄抄到考卷上。
一晃三日過後,最後一聲鑼響,預示著為時九日六晚的秋闈鄉試正式結束。
雨吸湪隊Y
考生們自龍門魚貫而出,或胸有成竹,或愁眉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