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樹這才娓娓道來,「草民出生在淮河邊一個貧瘠的村落,家中世代以種地為生。雖說世代種地,可土地卻稱不上肥土,只能種些菽麥,粟米都是難得的。」
「所以我們那兒家家戶戶吃的是麥飯,麥飯粗糙,難以下咽,雖然人人都嫌棄,卻是人人都離不了。因為到了荒年之時,連麥子都種不出來!無以為食,村民們飢不擇食,寒不擇衣!」
「那年家中老母餓死了,草民成了流民,流落到了辰京。第一次進城,我就被都城的繁華給驚的說不出話!但那時的我已經餓了好幾天,餓得暈倒在地。一位好心阿婆見我可憐,塞了一個饅頭給我。」
「我捧著從未見過的饅頭,狼吞虎咽,差點把自己噎死,阿婆拍著我的背,讓我吃慢些。然後我才細細咀嚼起了手中饅頭,入口鬆軟,竟有一絲甜味兒,越嚼越香。那簡直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食物!我就問阿婆,這是什麼做的?阿婆告訴我,這是麥面做的。」
唐大樹說得情真意切,眾人聽得十分認真。
「我無比震驚,此後我拜了一名師父,日日研究如何把那難以下咽的麥飯,做成饅頭這樣好吃的食物。我研究石磨,改良麵粉配方,促進發酵過程,這才成就了桉上這細膩的饅頭。」
「這饅頭啊,雖然味澹,卻是能佐萬物!諸位左手邊第一碟,是菱根,菱根本苦,只有荒年人們才願意吃,可若是經過我獨家秘方醃制,去其苦味,增加他的酸味,再佐上這饅頭,那可稱得上是人間美味。若是窮困潦倒時,就這麼一小碟,足以使人滿足。」
「若是日子稍微好過些,就可以嘗試著第二碟,豆醬。此豆醬大豆醃制,醬香濃郁,風味獨特,也是佐饅頭的不二選擇。」
……
眾人順著唐大樹的介紹,嘗著它的每一碟佐物。
從菜根嘗到了鹿肉熊掌,饅頭皆能佐之,且能吃出不一樣的風味。
景德帝感慨萬分,這吃的哪是饅頭,簡直就是他大辰子民由貧窮到富庶的必經之路!
當即大手一揮,對唐大樹一番打賞。後又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朕心甚痛!如今朕的子民們還在為一個饅頭而掙扎,這美酒佳肴,朕食之不安吶!」
皇后聞言,撲通跪在了地上,「陛下聖明,臣妾願縮減宮中用度,為皇上分憂,捐出些許珍寶,以資陛下建磨坊,讓大辰的子民都能吃上饅頭!」
游銘附和,「臣願捐白銀千兩!」
國師附和,「臣願捐白銀三千兩!」
……
這些人一個喊的比一個高,孟瑛將勢頭差不多了,大喝一聲,「兒臣願捐黃金五千兩!」
這下只剩太子一個人了,他又不能喊得比孟瑛低,不然他太子的顏面何存,只好順著喊出口,「兒臣願捐黃金萬兩!」
……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